第一章別人不說,女人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第一章別人不說,女人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步入社會,再沒有人會把你當成孩子
當你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時,你就是一個真正走向獨立的人了。經濟上,你應該脫離父母的支持,學會自己養活自己;心理上,你應該擺脫幼稚,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成人,而不再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因為別人不會把你當小孩子看待;行為習慣上,你應該遵循為人處世的社會標準,懂點人情世故,現實一點。這樣,你才能更好地避免在複雜的社會叢林中栽跟鬥、吃大虧。
現實中,有些女人雖然老大不小,但是卻未意識到自己應該理智、成熟一點。她們說話口無遮攔,做事魯莽衝動,無形中得罪了別人,還天真地以為別人不會和自己計較。或許別人一兩次不會計較,但是經常得罪別人,別人不可能再把你當成孩子、包容你的過錯。
小吳在某單位做助理,上司是一位女主管,姓陳。雖然女主管比小吳大五歲,但由於她和小吳是同一個學校畢業的,因此,表麵上是上下級關係,實際上卻是姐妹相稱。小吳見女主管性情溫和,平時對自己又挺照顧的,因此,把自己當成了女主管的妹妹,說起話來有點沒大沒小。
一天,女主管在茶水間和隔壁部門的一位大姐聊天,小吳正好進去了。當她聽見兩人聊到公司的一個同事的婚事時,小吳饒有興趣地問女主管:“陳姐,你結婚了嗎?”
女主管停頓了一下,表情有些不悅,說:“沒有!”從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她不喜歡別人問這個問題。但是小吳很不知趣,繼續問:“為什麼還不結婚呢?該不會連男朋友都沒有吧?”這是個人的隱私,本不應該冒昧地詢問,可小吳可能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但自認為女主管不介意。
女主管答道:“有,不想結!”非常簡短的回答,明顯透露出不悅。但是小吳真的太單純了,還沒完沒了地說:“陳姐,你的年紀不小了,趕緊結婚吧,不然的話,再過幾年就成豆腐渣了。”小吳的話裏帶有一點損人的意味,此時女主管的臉色已經鐵青了,在旁的大姐趕忙插話:“小吳,你怎麼能這麼說你的上司呢?”
小吳笑嘻嘻地對女主管說:“陳姐,這是事實,對吧?”
類似這樣的話小吳經常說,女主管脾氣再好,也不喜歡下屬對自己評頭論足。漸漸地,她不再對小吳照顧有加,而是慢慢疏遠她了。
小吳口無遮攔,沒有考慮到對方的地位和身份,不經意間得罪了女主管。生活中,這樣的女人並不少見,她們當自己是天真的孩子,以為別人也會把自己當成孩子,會包容自己的過失,於是想說什麼就說,讓聽話者非常無奈,也把自己的人際關係搞得一團糟。
其實你早已不是那個稚嫩的幼童了,沒人會把你當孩子看。在大家眼裏,你隻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如果你的容貌好一點,你可能獲得更多的關注,僅此而已。就算在你的男朋友、老公眼裏,你也不是個孩子,如果你總是把自己當成公主,總是刁蠻任性、無理取鬧,你是不可能受寵的。
胡悅長得非常漂亮,從初中到大學一直是“校花”。在大學的時候,追求她的男生甚至可以組成一個加強連。後來她和一個稱不上最優秀,但是殷勤備至、積極進取的男孩戀愛了,這個男孩把胡悅當成了心肝寶貝。每天送給她一朵鮮紅欲滴的玫瑰,每天晚上睡覺前,準有一條溫馨的短信發來,每個周末他都會如影隨形地陪在胡悅身邊,對胡悅可謂關懷備至,讓胡悅的虛榮心得到了最大化的滿足。
後來胡悅嫁給了這個男孩,她天真地以為男孩會一輩子把自己當成孩子一樣寵愛。因此,結婚之後她依然像戀愛時那樣為所欲為,動不動就對老公撒嬌,稍有不如意就摔杯子、摔碗,再嚴重一點就是摔門而去。
老公要求她學習做飯,學習做家務,她覺得老公對自己太嚴格,不疼愛自己;老公也不常買玫瑰給她,她覺得老公變了,逢人就抱怨男人是騙子,說:“戀愛時男人把你當公主,結婚後就把你當丫鬟。”
你以為自己還是個孩子嗎?快醒醒吧,你早已經走過了天真的童年。你可以有一顆童心,但是請不要把自己當成孩子。你要知道,當你走出家門時,就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在眾人眼裏,你並不是受人關注的公主,沒人會時刻嗬護你、關心你、包容你。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避免無意中得罪別人,哪怕是和男朋友、老公相處,也應該盡可能做到以禮相待、相敬如賓。
正確認識自己:成熟的女人應該知道為誰而活
人活著不容易,女人活著更不容易。雖然這是一個主張男女平等的社會,女人看上去活得挺瀟灑,比如,那些風情萬種、受人追捧的漂亮女星。然而,靜下心來想一想,隨著女人容顏的老去,風流過後,女人還剩下什麼呢?
身為女人,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搞清楚兩個問題:到底為誰而活?應該怎樣活?有人說,女人是感性的動物,為愛情而活。這是一種浪漫的說法,但現實真是那樣嗎?
在一篇文章中,有這樣一個經過改編的古代故事:
某員外府的千金小姐王寶釧,在一次遭遇危難時,被一個名叫薛平貴的窮小子搭救。王寶釧對薛平貴充滿感激,還心生愛慕之情,之後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薛平貴。後來,薛平貴參軍了,一去就是18年。
在這18年裏,王寶釧靠紡紗織布度日,終於等到薛平貴回家,可是這個時候,薛平貴已經是別人的“駙馬爺”了。在與薛平貴重逢的第18天,王寶釧選擇了自殺。在她死的時候,恐怕她的內心充滿了悲痛,因為她對丈夫從一而終,從一個妙齡少女變成了一個中年婦女,丈夫卻領回來一個年輕美貌的公主。
這個故事就是現實版的愛情故事,看完之後,作為女人,你的心裏是否五味雜陳呢?王寶釧是中國式好女人的典型代表,她對丈夫死心塌地、癡心不改,卻換來丈夫的背叛,或因權力,或因錢財,或因美色。總之,丈夫背叛了她,而她選擇了以死殉情。試問,王寶釧的死值得嗎?難道女人真的是為男人而活,為愛情而活嗎?
在很小的時候,女人為父母而活,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當女人長大了之後,女人為自己而活,因為女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追尋自己的幸福;結婚之後,女人為丈夫而活,因為丈夫是自己的依靠;當女人生了孩子之後,女人為孩子而活,因為孩子是自己的希望……就這樣,女人度過了一生,到頭來,女人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生多數時間是在為別人而活。這是女人該有的命運嗎?女人是否應該重新認識自己,改變一下活法呢?
幾年前,因為丈夫出軌,韓露和丈夫離婚了。當時韓露非常恨丈夫,發誓一輩子不會原諒他,因為他有錯在先。離婚之後,房子歸韓露和女兒,丈夫搬出去了。
當時韓露以為丈夫和自己離婚後,會和那個第三者結婚。可是,一年之後,他和那位第三者分手了,至於什麼原因,韓露也不清楚。當時的韓露在工作上表現很不錯,在經濟上也很獨立。離婚後,韓露和女兒也適應了單親家庭的生活,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可憐。
之後,韓露有了新男友,相處了一段時間,感覺對方特別體貼。就在這個時候,前夫找到了韓露,表示想和韓露複婚。韓露對他說:“我們都離婚近兩年了,女兒剛適應沒有父親的生活,我也剛把你忘記不久,現在我們過得很快樂,我不可能和你複婚。”
韓露的意思非常明確,沒有給前夫半點機會,但前夫卻哭泣著求韓露給他一次機會,他對韓露說:“我和你離婚之後,經曆了這麼多,我才覺得你好,我很後悔。隻要你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好好珍惜。”韓露沒有被男人的眼淚打動,她明確表示複婚不可能。
後來,韓露和男朋友結婚了,他們很相愛,他對韓露的女兒也很好,就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韓露感到非常幸福。
女人到底為誰而活呢?其實,說到底,女人應該為自己的幸福而活,為自己的尊嚴而活,要活得有自我,要活得精彩,活得不留遺憾,這樣,女人的一生才沒有白活,這樣才能展現出女人生命的美好姿態。
台灣女作家吳淡如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活得好,不能隻活給別人看,而要活給自己看,自己才是真正的裁判。”這句話對女人而言如醍醐灌頂。女人應該做自己的主人,應該為自己而活,以自己的本色來生活,這才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
女人有想法可以說出來,有想法可以行動起來。當你這樣去做之後,你會覺得一切都那麼美好,你的人生才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你需要保持一種健康、樂觀的心態,還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女人可以長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活得漂亮,就是要活出自己的本色,活出自己的精神,活出自己的品位,這是一種至真至誠的精彩。女人隻要牢記一句話:活得好,不是為了給周圍的人看,而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望。永遠不輕視自己,不放棄自己,就沒有誰可以阻礙自己追求幸福。
主動適應社會,而不是讓社會來適應你
每個人從出生的那天起,就開始學著適應周圍的一切。成長中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一次成功的適應。從古至今,“適者生存”都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隻有學會適應社會,適應周圍的環境,你才不會跟不上社會的步伐、被社會淘汰。
有一個年輕人生活得很落魄,事業上不得誌,於是就到寺廟中向長老訴說自己的苦惱。長老沉思良久,默默舀起一瓢水,問:“這水是什麼形狀?”
年輕人搖了搖頭,說:“水哪裏有什麼形狀?”
長老沒作答,隻是把水倒進杯子,年輕人這才恍然大悟說:“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
接著,長老把水倒入花瓶中,年輕人又說:“水的形狀像花瓶。”
長老又把水倒進盛滿沙土的盆子裏,清水一下子就融入沙土中,不見了。年輕人見狀,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水的形狀到底是什麼。
最後,長老告訴年輕人:“水的形狀隨著所處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當水在杯子中時,它是杯子的形狀;當水在花瓶中時,它是花瓶的形狀;當水在泥土裏時,它就完全融入泥土中,這就是適應,你也應該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這樣你才能過得如意。”
如今,不少剛進入社會的年輕女人因為不懂得適應社會,導致在為人處事中屢屢碰壁、事事受阻,過得非常不如意。有一項針對畢業生的調查報告顯示,每年走出大學、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中,有一多半的人出現了“社會不適症”。盡管他們對社會充滿期待,對未來充滿信心,充滿躍躍欲試、展翅高飛的決心,但是由於他們沒有適應環境的變化,沒有轉換角色,在新的環境中鬱鬱不得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