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心閑,就是最好的福氣2
5心晴的時候,雨天也是晴
心態的好壞與我們的人生密切聯係,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境,也決定了他們擁有不同的人生。當你以高興的心態看待人生,人生回報你的也將是一片陽光燦爛。如果你以陰鬱的心態去體味人生,它必然給你一個陰雨連連。時刻保持良好心態的人,能時刻發現生活的美好,即使在最苦難的時候也能找到希望。
世上的人很奇怪,最幸運也最可憐。有的人執著於心中的“有”,卻看不到四周的“無”;有的人沉迷於虛幻的“無”,卻忘記了手中的“有”。在禪家看來,這都是需要警惕的。其實,一切因緣際會、得失成敗都在於心境。內心陽光四射的時候,即使天空滂沱大雨,你的世界也是晴天。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幸福與否,關鍵要看你以怎樣的心態來麵對生活,麵對人生。從心態的角度分析,天下隻有兩種人,即樂觀者和悲觀者。樂觀的人吃葡萄總是挑最好的先吃,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好的,總能享受到葡萄的酸甜美味;悲觀者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壞的,他始終在忍受葡萄的酸苦。我們對待人生當如第一類吃葡萄的人,以樂觀的態度麵對人生。當你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下雨天也會如晴天一樣舒適愜意。
一個人活在世上,在一定程度上活的是一種心境。當你信心滿懷之時,別人看見的就是光芒萬丈的你;當你沮喪失落之時,別人看見的就是不值得托付的你;當你昂揚向上之時,別人看見的就是值得信賴的你;當你憂傷孤獨之時,別人看見的就是可憐兮兮、毫無魅力的你;當你滿懷希望之時,別人看到的就是明亮燦爛的你。
在美國南部的沙漠地帶住著這樣一群普通的美國婦女。她們不是當地的土著印第安人或者墨西哥人,而是隨丈夫出征的白人。她們從氣候適宜的中部,隨丈夫來到常年高溫、環境惡劣的南部,每天要忍受45度以上的高溫,住著不透風的鐵皮房,又無法與周圍的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交談,日子過得煩悶壓抑。好在她們有丈夫和兒女陪在身邊,愛情和親情還能使她們的心靈得到一絲慰藉。塞爾瑪女士就沒有這麼幸運。她剛與丈夫結婚就來到了長滿醜陋的仙人掌的沙漠地帶。不久,她的丈夫又奉命遠征,隻剩下她孤身一人,生活在條件如此艱苦又完全陌生的地方。
巨大的孤獨和恐懼使她每天愁眉不展,萬般無奈中她想起了家中的父母。她寫信給父母希望能夠回家。回信在漫長的等待中終於到了。她滿心希望地拆開信封後,卻深受打擊。那封信裏隻是一張薄薄的信紙,父母既沒有安慰她,也沒有任何叫她趕快回去的意思,隻是寫了短短的幾行字:“兩個人從監獄的窗戶往外看,一個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個看到的卻是天上的星星。”
她剛開始非常失望,甚至認為父母都拋棄了自己,真是生無可戀。後來她終於從父母來信的幾行字裏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她過去習慣性地低頭看,結果隻看到了泥土。但自己為什麼不抬頭看?抬頭看,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而我們生活中一定不隻是逆境和痛苦,一定會有順境和幸福。隻是大多數人都活在自己的一片陰雨天中,不給星星點綴天空的機會。 塞爾瑪女士決定抬頭欣賞星星,驅趕心中的陰霾。
塞爾瑪女士開始主動和印第安人、墨西哥人溝通交談。這些土著居民本來就十分熱情好客,隻是外來人不願意與她們交談,才使他們顯得有些冷漠孤僻。她不再是孤身一人,身邊總是有朋友陪伴。她總是被邀請去參加印第安人或墨西哥人各種各樣的聚會,還時不時地收到一些珍貴的陶器和紡織品。閑暇時間,她開始在土著居民的幫助下研究沙漠中的仙人掌。她驚喜地發現原本醜陋的仙人掌竟然變得如此千姿百態。塞爾瑪女士找到了她的星星,她不再孤單寂寞。她有熱情好客的朋友陪伴,有社交活動可以參加,有大漠風光可以欣賞。她每天都過得很開心,每天都置身在歡笑之中。後來她回到美國後,寫了一本《快樂的城堡》。在其中記述了她這一段真實的內心曆程,引起了當時極大的轟動。
塞爾瑪女士生活的客觀條件並沒有改變,仍然是沙漠和高溫,仍然沒有親人在身邊,但是她的心情卻從陰霾轉向了豔陽天,因為她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最初,她隻看到了生活的陰暗麵,用一雙流淚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在淚眼模糊中慘不忍睹;後來,她以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到處都是美好。
幸福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智慧和財富,而是他們擁有良好心態。他們相信幸福的存在,心中充滿快樂的陽光,能從世間的一切得到歡樂。春天有百花爭豔,使人賞心悅目;夏天有習習的涼風,給人帶來涼爽;秋天有皎潔的月光,令人心曠神怡;冬天白雪皚皚,給人以冰雪高潔的遐思。世間處處是美景,人生充滿美好與希望。
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麗,如果你珍惜生命每一寸光陰,如果你願意為這世界增添歡樂,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麵向太陽,那麼,請鍛造心態。好心態就像溫煦的陽光,讓你的內心充滿溫暖;好心態就像一劑魔藥,讓你心中時刻充滿歡樂;好心態就像一把萬能鑰匙,讓你開啟任何艱難的關卡。心態決定人生,也決定了人的生活方式,有好心態就有好心情,擁有好心情就會用心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
要擁有良好心態的秘訣就是以樂觀的態度麵對人生,相信幸福、相信希望、相信美好。誰都曾迷茫過,誰都曾痛苦過,誰都曾陷入黑暗的深淵無力攀爬,但是隻要相信心中一片陽光明媚,現實中的暴風雨又算得了什麼?用積極明媚的心情生活是一天,用陰鬱低沉的心情生活也是一天。同樣是一天,為什麼不快樂點呢?當你選擇快樂地麵對人生,你就會發現,人生回應你的也全是快樂。
6心有蓮花,方能心如蓮花
我們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總會因為痛苦折磨,失去鎮定,失去從容,失去理智,甚至對生活心生絕望。隻有內心安靜祥和,才不會被外界所左右。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對待一切,成不驕,敗不餒,才能獲得身心安寧。心如蓮花,在安靜的歲月裏麵露微笑,摒棄內心的掙紮、邪念和虛榮,就能活得灑脫自在。
佛家有雲:“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在佛家語境中,“蓮花心”代表著高僧的心靈。通常,修行越高,則蓮花覆蓋的空的世界愈廣闊,愈法力無邊。
許多時候,讓我們疲憊的往往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裏的一粒沙子。更多時候,內心的靈性迸發出來,才會與這個世界融為一體,感受無邊的喜悅。人生路上不全是幸福,我們隨時隨地都可能被苦難煩惱打擾。楊瀾曾說過:“不要總提醒自己遇到的不幸,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很多人比你還不幸,隻要能夠抬頭看到陽光就是幸運的,那些生活裏的挫折比起一個人的人生,它隻不過是一個再小不過的插曲。”麵對快節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激烈的競爭,我們必須學會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會讓人感到煩惱少了,幸福多了,人與人交往單純了很多,生活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這個喧囂而浮躁的世界裏,為免於迷失與沉淪,時刻保持內心的寧靜祥和非常重要。少一點貪婪、自私、攀比、欲望,用真誠埋葬懷疑,用信心驅趕恐懼、用勤儉節製來珍惜自己的身體,用智慧和知識充實自己的大腦,心中就能開滿蓮花。
心中守著一片寧靜祥和,才能獲得寧靜祥和。寧靜祥和是一個人在閱遍了人情冷暖,嚐夠了世態炎涼,懂得了“月有陰晴圓缺”的道理之後,漸漸形成的一種淡定。寧靜之人,心明如鏡卻又靜如處子。寧靜之人,不願意爭搶,不屑於計較,做自己就好;懂得寬容,原諒眾生,也原諒這個喧囂的世界。
蘇豔是一家高級火鍋店的服務員。原本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是一家私企的高管,她就在家裏做全職太太。後來,丈夫出軌,倔強的她就離婚了。當時她已經三十七八歲,失去了年齡優勢,又沒有什麼文憑,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非常困難。在進入這個家火鍋店之前,她先後幹過不少工作,賣襪子、賣雪糕、蹬人力三輪她都嚐試過,工作辛苦卻掙不到錢。可是,她必須到外麵去謀生,因為孩子還小,兩個人的生活重擔都壓在了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