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不是世界太喧囂,而是你的心太吵(1 / 3)

第一章不是世界太喧囂,而是你的心太吵

“忙”和“累”是現代人用得最多的兩個字。這是時代的原因造成的,並不是人本身的問題。從物質的極度缺乏到物質過剩,我們卻發現自身的生存狀況更加糟糕,工作越來越忙,錢卻越來越不夠花。於是,我們隻能加倍地忙,希望加倍地賺錢。用什麼辦法才能擺脫這個欲罷不能的陷阱呢?欲望是無窮的,如果不能減少過多的欲望,我們的心就無法寧靜下來。

00

00

淡定

第一章不是世界太喧囂,而是你的心太吵

1你不是活得累,而是心累

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

“累死了”——這三個字是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朋友偶爾打個電話,吃個飯,說得最多的不是忙就是累。沒錢的為錢累,有錢的為賺更多的錢累。沒錢的說,你有那麼多錢了,兩輩子都花不完,還成天忙什麼呢?有錢人說,不忙哪行啊,公司上上下下我哪件事不得操心啊。員工下班了我還在加班,能不累嗎?

沒錯,經過多年的拚殺,你終於在職場上殺出一條血路,開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每天,你開著寶馬,穿著名牌,衣著光鮮地走進寫字間。你習慣了用“飛”這個字來表達你的忙碌。“我明天要飛往美國”“我後天要飛向澳洲”……在別人眼裏,你很風光,是個成功人士。但隻有你自己知道,你每天有多累,經常頭疼失眠,腰肌勞損、精神抑鬱……你不敢停下來,一停下來,你好不容易拚殺出來的戰場就要拱手讓給別人。

小北畢業於北京名校,是個人人稱羨的高薪白領,但最近她經常嚷著要休長假,甚至打算放棄優越的工作,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她覺得生活老在簡單地重複,沒什麼新鮮感,沒有意義。

剛剛休假歸來的小月坦承,蓄勢待發的工作熱情隻維持了一兩天,沒過多久就又陷入了休假前的倦怠,對工作沒有一點熱情,按說,目前的工作對她來說輕車熟路,得心應手,不應該那麼快就倦怠,但是休假沒幾天,她又想休假了。

像小北和小月這樣的職場人士大有人在,甚至可以說是現代職場人的普通狀態。他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就是感到渾身乏力,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雖然每天被慣性催著忙忙碌碌,但心裏卻非常厭煩,一點也不快樂,希望能夠擺脫這種狀態,但又無從擺脫。其實,這些都是心累的表現。

心累,說白了,就是心理上有負重感,即心理上有壓力,有這樣那樣的壓力。帶著壓力生活,不僅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身體也倍受摧殘。北京一家市民體質監測指導中心曾對近500人進行了一組體質監測,監測數據表明,約80%的被監測者的體質年齡大於實際生理年齡。在一家IT公司任高管的張芸由於工作過於緊張,老是覺得身體疲勞、乏力,一監測,心肺功能、平衡感、柔韌度、耐力、爆發力、敏捷度等7個方麵的指標功能全部下降,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大了整整8歲。

據統計,現代社會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窮困潦倒的人,而是30歲到50歲的都市白領。

英語中有一句諺語,叫作“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根稻草,沒有什麼分量。可是如果你把稻草一根一根地往駱駝的背上碼起來,終有一根稻草會把駱駝壓垮的。一點壓力就好比一根稻草,一根稻草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方方麵麵的壓力集中起來,天長日久就會超出人的承受極限,到了一定的時間,達到一定的“疲勞點”,就會引發疾病。事實上,壓力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隱形殺手。

再壯的駱駝也會被稻草壓垮,再強悍的白領,也有頂不住的時候。婚戀、房子、職場競爭,在現代人麵前構築起一道道難以攻克的牆。很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人的疲勞一般是由於超負荷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引起的,不過,心理學家們經過長期研究發現,正常工作一般不會導致人疲勞,人的疲勞大部分都是緣於“心累”,即不健康的心理情緒導致的,憂慮、緊張、煩惱等負麵情緒才是導致疲勞的真正原因。身體累了,睡一覺、休息幾天就能恢複,但心累該怎麼辦呢?心累不是放幾天假、多睡幾覺就能調節好的。心累了,就要從心理上進行調節。

心累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心煩意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缺乏旺盛精力,易疲勞,做事力不從心,甚至會出現頭暈、頭疼、失眠、食欲不佳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多種疾病,比如,嚴重的會引發心髒病、高血壓、胃潰瘍、糖尿病、胃癌等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

在各種壓力之下,是人都會有心累的時候。偶爾、短暫的心理疲勞並不可怕,隻要適當地放鬆就能夠及時調節。怕就怕長期的處於心累狀態中而無法擺脫。所以,不要讓自己總是埋頭於大量的工作中,不要讓自己總是處於緊張的人事應酬中,要學會合理地安排時間,適當的休息與運動相結合,保持有規律的生活。無論工作多忙,也要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以緩解一天工作的疲勞;要有規律地適當地進行一些體育鍛煉,如爬山、遊泳、打球等,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保持強健的體格,從而遊刃有餘地麵對和應付複雜而枯燥的工作。

2再累,也要學會忙裏偷閑

人生好比一場旅行,匆忙的腳步會讓我們錯過美麗的風景。不論你有多忙,都不要忘記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欣賞路邊的風景。學會忙裏偷閑的人才能享受淡定的生活。很多成功者都懂得如何忙裏偷閑,無論有多忙碌,他們都能找到喝一杯茶的時間,聽一首音樂的情趣。

一位教授從講桌上端起一杯水,問他的學生:“有人能目測出這杯水有多重嗎?”一杯水能有多重呢?有50克?300克?500克?學生們紛紛猜測。

最後,教授宣布正確答案:“它很輕,隻有50克。那麼,如果由你們來舉著這杯水,你們最多能舉多長時間呢?”

學生們麵麵相覷,難以回答。後來,有一個學生說:“大概能舉1個小時吧,1個小時後手臂會酸的。”有的學生說,“我想我最多能舉兩個小時。如果舉上1天,就要變成僵屍了。”同學們對他的比喻發出一陣哄笑。

教授笑了,說:“是的,這杯水本身有多重並不重要,決定你能否舉起它的不是它本身的重量,而是你舉杯的時間。如果隻舉幾分鍾,就算有5000克也不成問題。如果讓你舉1個小時,就是5克水也會讓你的手臂酸麻。如果舉上一天,就要叫救護車了。也就是說,舉的時間越長,水就會變得越重。你們從中得到什麼啟示了嗎?”

一個學生說:“我明白了,如果我們總是將壓力扛在肩上,壓力就會像這杯水一樣,變得越來越重。”

“是的,”教授接著說,“工作和學習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懂得休息,早晚有一天,我們將不堪其重。正確的方法就是,放下水杯,休息一下,以便再次舉起它。”

一張紙再輕,長時間舉著它,人也會受不了。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要承受一定的壓力,有壓力不怕,關鍵是,我們要適時地停下來,以緩解緊張的神經、疲勞的身體,為自己減壓。減壓的主要方式就是休息。不管有多忙,都要讓自己暫時停下來,讓自己忙裏偷個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丘吉爾和蒙哥馬利在一次閑談時,說到健康這個話題。蒙哥馬利說:“我不喝酒,不抽煙,每天晚上10點鍾準時睡覺,所以我現在還是百分之百的健康。”

丘吉爾卻說:“我正好和你相反,既抽煙,又喝酒,而且從來不準時睡覺,但我現在卻是百分之二百的健康。”

聽起來,丘吉爾這是在故意唱反調。不過,事實上,丘吉爾並沒有說謊,雖然他的工作很繁忙,但身體卻非常健康。即使在戰事最緊張的時候,每到周末,丘吉爾都會雷打不動地去遊泳。在選舉白熱化時期,他還堅持每天去釣魚。

這就是丘吉爾百分之二百健康的原因,懂得忙裏偷閑,懂得享受生活,懂得讓自己在緊張中也有放鬆和休息,從而保持了身體和心態的雙重健康。

休閑,對現代人來說,確實很奢侈。即使你想停下來,這個世界卻不容你停下。你必須跟著別人拚命地跑,甚至要努力跑在別人前麵,不然,你就將被工作淘汰,這樣的話光是聽一聽就覺得可怕。可是,不管有多忙,都不要忘記忙裏偷閑。忙,有利於創造生活;閑,有利於調劑生活。

有一個企業的老總來到醫生這裏,訴說自己最近身體狀況非常糟糕。醫生看著他疲憊不堪的樣子說:“你應該好好休息”。老總說:“你讓我幹什麼都行,就是不能休息呀。”“為什麼呢?”醫生很奇怪。

“你知道嗎?公司裏等著我處理的文件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做不完。我每天都要提著重重的文件袋子回家。有時候批到天快亮了才能去睡一會兒。你讓我休息,這怎麼可能呢?”

醫生問:“難道那些文件非得你來處理嗎?你可以請一個助手來幫你。你可以交給別人來處理啊。”

“不,隻有我才知道怎樣處理它們。現在的年輕人做事,可沒幾個靠譜的。”

“好吧,我不強求你休息。但是,每個月,隻抽出半天時間來休息,你能做到嗎?”

“半天?好吧,我想我能做到。”

“那好吧,你用這半天時間,到墓地去走一走,”

“什麼?為什麼要在墓地走上半天呢?”病人莫名其妙地問道。

“我想讓你看一看,那些與世長辭的人,他們曾經也和你一樣,認為地球少了他不行。直到他們累死後,才真正閑下來,有時間吹吹墓園的風,享受溫暖的陽光,春天看花朵在枝頭綻放,秋天看枯葉紛落。可惜,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沒有看到。我想,照你這樣操勞下去,很快就可以和他們一樣了。”

病人沉默了一會兒說:“我想我明白了。”

在公司倒閉和身體健康兩個選項中,你選擇哪一個?我想,樂觀的人永遠選擇後者,因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舍本求末,是蠢人才幹的事情。

如果工作已經剝奪了你的健康和生活的樂趣,你就要停下來想一想,自己這樣拚命有意義嗎?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來減輕工作的負擔?

你可以去追求更大的房子,更酷的跑車,更大的名牌,但是,如果欲望已經讓你感到筋疲力盡,占據了你所有的生活空間,你就應該檢討自己的內心了。不要說自己真的很忙,擠不出一點時間。有必要的話,不妨把工作放一放,無論它們有多重要。試想,你在學校讀書時,是否在緊張的複習階段還偷偷地跑出去踢足球、約心愛的女孩子去看電影?因為你極度想體驗那種樂趣的欲望使你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擠出時間來,哪怕因此挨老師批評也在所不惜。

古人雲:“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人生也應該有張有弛,忙中有閑。人生就像琴弦,太鬆了,彈不出優美的樂曲,太緊了,容易斷,隻有鬆緊合適,才能奏出舒緩優雅的樂章。

3該吃飯時吃飯,該睡覺時睡覺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相對合理的時間,就像人體的生物鍾一樣。對我們而言,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吃飯的時候吃飯。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效率,而且還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

是不是經常忙得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如果在忙著工作時到了吃飯時間,你停下來,給自己一個小時出去吃飯,後果會怎樣呢?你會說,後果就是工作完不成。真的會這樣嗎。想一想,為什麼你總是能在上司規定的最後一天完成工作呢?那是因為,無形的壓力讓你必須在最後的時間將工作截止。如果現在有一個客戶來訪,你必須去機場接他,然後請他吃飯,而你手頭的工作也必須如期完成,你又要怎樣安排你的工作?也許,你會想,我下午吃完飯還有兩個小時,我還可以繼續完成它。原來,當我們認為自己忙得沒時間吃飯和睡覺時,往往不是因為我們忙,而是因為我們認為吃飯和睡覺不如工作重要。

小和尚問老和尚,“什麼是禪?”老和尚說:“禪,就是該喝水的時候喝水,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該掃地的時候掃地。”

小和尚說:“就這麼簡單嗎?這不是和普通人一樣嗎?”

老和尚說:“不一樣。他們在吃飯的時候不安心吃飯,睡覺的時候不安心睡覺。”

吃飯的時候擔心股票會下跌,睡覺的時候擔心房價會不會上漲。休息時放不下工作,工作時又常常希望能停下來休息。結果該吃飯時我們在談工作,該工作時卻抱著方便麵幹嚼。該睡覺時沒睡覺,該工作時卻打起了盹兒……

李紅這一天可以說是“諸事不順”:上班路上遇到塞車,滿頭大汗地踩著點兒來到公司,複印文件時手指被複印紙割了個口子,把原始文件都弄上了血跡,不得不找領導重新簽字。工作剛進入狀態,學校老師又打來電話,說孩子有點發燒。她打電話給老公,讓他去學校帶孩子看病,老公卻說自己實在一點時間也沒有,她急忙打電話給孩子的小姨。結果,一上午,她都心神不定,客戶的電話響個不停,剛停下來,她又急忙打電話,詢問孩子的病情……下班了急著回家,卻發現自己地鐵坐過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