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曆史朝代,它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它的建立,並不是推翻前一個朝代,而是從前一個朝代接替過來的。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宋朝可以分為北宋和南宋,合稱兩宋。北宋建都於開封,曆時一百六十七年;南宋建都於杭州,曆時一百四十九年。此外,在南宋滅亡之後,一部分南宋朝臣又先後擁立趙昰、趙昺兩位小皇帝,並繼續打著宋朝的旗號堅持了三年的抗元鬥爭。如此算來,宋朝的曆史共長達三百一十九年。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大將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取代後周,黃袍加身,這才建立了宋朝。宋朝建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趙匡胤就基本上穩定了內部政局。而宋朝貫徹“守內虛外、強幹弱枝”的國策,也正是發端於趙氏家族基業的締造者——宋太祖趙匡胤。當時,由於北邊有勁敵遼國和遼國控製下的北漢,南邊有吳越、南唐、南漢、後蜀等割據政權。趙匡胤唯恐有朝一日,他人黃袍加身,會推翻自己的江山。也正是因為這種顧慮,趙氏曆代君主曆來重文輕武、以文製國的特點十分突出。此後,趙匡胤和其弟趙炅(趙光義)便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得經濟、文化方麵也空前繁榮。

到宋真宗、宋仁宗時期,宋朝正式步入盛世。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大舉南侵,北宋宣告滅亡,史稱靖康之恥,宋高宗趙構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朝軍隊攻占臨安。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八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崖山海戰發生之後,宋朝徹底滅亡。

與中國曆史上其他封建統治家族相比,趙氏家族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子嗣不昌。若加上宋朝末期的兩位幼帝,宋朝共有十八位皇帝,其中有六位皇帝死後,沒有讓親生兒子繼承皇位。若加上趙匡胤的兄終弟及,皇儲更顯缺少,這在中國帝王時代恐怕是獨一無二的。在父死無子繼的特殊情況下,趙氏政權的皇位傳承卻進行得十分順利,並且沒有出現大危機,可見,趙氏家族“昌文偃武”的國策還是有成效的。雖然在這表象的背後,也夾雜著極其複雜的內外因素,但至少從表麵上看,在這個朝代,皇帝的“家”是穩定、安靜的。

宋朝,真的是一段讓人又愛又恨的曆史。本書包含了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澶淵之盟、靖康之恥等重大曆史事件,以及宋太祖、宋仁宗、嶽飛、秦檜、文天祥等諸多重要曆史人物,並對民間傳說中的楊家將、包拯、狸貓換太子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靖康之恥是千古之辱,精忠報國的嶽飛留下了千古英名,才華橫溢的李清照寫下了千古絕唱……

宋朝,作為中國曆史上第四個在分裂的版圖上建立的朝代,在進取與保守、圖強與積弱的反複中踽踽而行,是中國曆史上最長命的王朝之一,卻從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但無論是在社會經濟方麵、科學技術方麵、文學藝術和史學方麵,還是軍事實力上,宋朝都遠遠超越了之前的秦、漢、唐三個大一統王朝。

在社會經濟方麵,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空前繁榮的一個時期。

在科學技術方麵,中國古代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中,活字印刷術是這個時期發明的,火藥和指南針則在宋朝取得重大的技術突破:火藥被廣泛應用於軍事方麵,指南針被應用於航海活動中。這三大發明,都對後來世界曆史發展的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數學、天文學、醫藥學等許多領域,宋朝也居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在文學藝術和史學方麵,宋朝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輝煌燦爛的時期。

幾千年的中國曆史,大多數朝代的更迭都伴隨著血腥、屠戮。唯有宋朝,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少有的例外。宋太祖趙匡胤在取代後周時,並沒有采取血腥的手段,更沒有擔心前朝子孫複辟而大加屠戮。相反的是,趙匡胤勒石為盟,要求後嗣新君遵守誓言,務必善待周室。因此,大宋三代,在強調大權獨攬的同時,又兼顧對臣僚的體貌寬柔,真可謂開明。然而,也正因為宋朝過分看重“以儒立國”,整個時代尚武精神淪落,這便大大削弱了國家的軍事實力,使得大宋王朝在麵對外來強敵時,無還手之力,任由外虜欺淩,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不忍細看的大宋史》這本書,通過一個個曲折的曆史小故事,一段段精彩的人物傳奇,為讀者描述了趙氏家族曆代君王是如何處理家族以及社會各個階層的矛盾,以實現長久統治的故事。這本書不僅全麵刻畫了宋朝十八位皇帝的性格和命運,也從中勾勒出了宋代三百多年的風雲變幻,從而引領更多的讀者朋友去回味、去思索宋朝這段曆史。

上篇——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