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製度心理學:製度才是真正的老板
企業的管理,不可能依靠人盯人的古板方式,管理者也無法做到這一點。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組織機構,它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製度。“無規矩,不成方圓。”製度才是真正的老板,可以管理人於無形之中。用對了製度心理學,你的管理將變得容易,你的公司將變得固若金湯。
1.火爐法則:讓下屬在製度的約束下達到自覺
一個企業,人員構成少說也有五六個,多者甚至會達到成百上千。當一個企業還隻是小作坊式的初級階段時,人管人的方式也許會有效,管理起來也會比較順手。但是,當一個企業已經發展到幾十人甚至更多人的時候,企業的領導層就不可能一對一地監督管理員工了。
也許,你會覺得人管人,麵對麵的管理會增加領導的威嚴,管理起來會更加揮灑自如,但是當人數太多的時候,這種管理方式就無能為力了。此外,如果沒有統一的規章製度約束,那麼整個隊伍就如同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因此,嚴格的製度,可以保證企業運轉的穩定和效率。在優秀企業裏,員工素質不是依靠領導一句一句訓導出來的,而是依靠合理有效的製度來約束,從而達到自覺,漸漸培養起來的。
王強在改革開放之前,在事業單位工作。改革開放之後,王強選擇下海經商,他開辦了一家毛巾廠。剛開始的時候,廠裏隻有大概十幾個人,並且一大半是王強的各種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等。因為都是親戚,王強在平時的管理中,也不會太過嚴苛。親戚們也都很賣力工作,常常超時工作,也沒有什麼怨言。
由於王強的工廠生產的毛巾質量好,價格低廉,再加上人脈廣泛,所以很快就賺到了下海後的第一桶金。王強是一個很懂得感恩,並且講究親情的人,在賺了錢之後,他給大家分了許多,親戚們都很高興。
之後訂單越來越多,王強不得不擴大廠房,招聘更多的員工。但是,公司一大,人一多,各種從前沒有遇到的問題就都出現了。
先是親戚們以老員工、親信的身份自居,開始排擠新員工,指使新員工多幹活兒,這在新員工裏引起了很大的不滿。其次,由於沒有明確的獎懲製度,所以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都不高,有些人做得多,也沒有得到更多的報酬,有些人隻不過是在王強麵前獻了獻殷勤,就可能拿到獎金。越來越多的抱怨在員工中蔓延,導致產量下降,王強也發現自己鞭長莫及,無法管理到每一個人,他甚至都無法認出廠裏的每一個員工。這時他這才意識到,從前的那一套管理方式已經無法實行了,正好此時他也接觸到了西方的製度化管理,因此,他決定改革。
王強找來了專業經理人,製定了一套規章製度:獎懲製度分明,工作量化,按件計酬,加班有加班費,遲到、失誤都要扣錢。同時,不再有新老員工的差別對待,一視同仁,按製度辦事。無法按照製度辦事,則會被無情地辭退。
這一管理方式改變之後,起先是王強的親戚們很不滿意,因為他們沒有了所謂的“特權”,但是時間長了,每個人都發現這套製度比以前要好得多。大家規規矩矩工作,錢一分不會少,每個人都是憑借自己的勞動賺錢,沒有差別對待。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工作效率逐漸提高,產量大增。廠裏也不再需要王強每時每刻地盯著,工人們養成了自覺性。王強從心底裏讚成製度化管理。
受到中國傳統人治思想的影響,今天許多管理者對製度建設認識不足,結果嚴重影響到公司的長遠發展。顯然,人治觀念不被打破,那麼科學的製度管理就很難推行。因而,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在21世紀的今天,人治究竟是有多麼不合時宜。
首先,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和精力是有限的,《論語》也曾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為了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避免出現各種差錯,就需要推行製度管理,從而避免人治的風險和誤區。
其次,“人治”往往是管理者一人說了算,這就會造成管理的隨意性,與科學管理的原則背離。此外,管理者今天有這種想法,明天有另一套想法,沒有科學的計劃安排與固定的管理模式,就容易令員工無所適從,最終大大降低管理效率。
再次,人治很難逃出人情關。在中國許多公司裏,任人唯親的現象非常明顯。這樣做會造成公司用人的不公平,引起其他員工的不滿,從而使整個公司失去凝聚力。
最後,“人治”在管理上治標不治本,無法為組織發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係統。當管理者變更時,原有的規則被打破,會讓公司發展陷入混亂,這是許多企業功敗垂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製度化的科學管理才是保證公司長遠發展的明智選擇。
製度會建立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裏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不適應,但是時間長了,人們就會形成自覺性,自覺地在這個框架中工作,這樣就會免去許多管理上的麻煩。
管理心理學啟示
人雖然在心底裏渴望自由,但是人同時也是社會性動物,也是需要製度來約束的,製度會給人帶來心安,製度會給人帶來自覺。
我們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再到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社會的製度層麵一直在發生變化。企業的管理也是一樣,不可能一成不變,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實的需求,管理製度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2.二流企業用人管人,一流企業用製度管人
人人崇尚自由,人人不希望被管理。但是管理企業就像修建一座大樓,沒有管理,就仿佛沒有設計稿一樣,那麼鋼筋、水泥隻能是隨意地堆砌,建造出來的大樓必然也經不起風吹雨打。企業的建立,需要管理製度和崗位紀律,這是維持一家企業正常有序運行的必要條件,是員工的行為準則。
在企業規模尚小的時候,可能管理者們還能夠使用言傳身教,一對一的管理模式,俗稱“人管人”,但是,當企業到達一定的規模之後,“人管人”的方法就行不通了,那不是一流的企業會采用的方式。用製度管人,才是一流的做法。
企業製度,是一個企業內員工的行為規範,它可以使企業有序地組織各種活動,它可以保證基本的大框架不會動搖。企業有了製度,仿佛是削弱了管理者的地位和權力,但是你收獲了穩固的基礎,長遠的發展,管理者也可以從中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做更重要的事情。
《紅樓夢》很多人都讀過,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小說中的王熙鳳這個角色印象深刻。不見其人,先聞其聲。潑辣、果敢,辦事效率高,做事手腕多,她可謂是賈府的頭號經理人。在榮國府裏,王熙鳳是沒少盡心盡力,寧國府出了事,她也是忙前忙後,並且都做得有條有理,靠的就是她自己建立的人事管理製度。
寧國府的賈蓉的妻子秦可卿死了之後,需要大辦喪事,這麼大的家業,認識的人那麼多,前來吊唁的人是絡繹不絕,這前前後後、裏裏外外的事情,真是多不勝數。而寧國府又沒有這麼一位能夠掌事的人物,於是就想到了榮國府的王熙鳳。賈蓉的父親賈珍趕緊把這位能管事兒的主兒給請到了家裏,拜托王熙鳳打理喪事的所有事宜。王熙鳳最喜歡別人抬高她了,隻要別人一誇獎她能幹,那她就勢必要幹下去了。於是,王熙鳳來到了寧國府。
到了寧國府之後,王熙鳳先做的不是訓人樹威風,而是先建立一套自己的人事管理製度。製度規定,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互相之間不能推諉,哪裏出了問題,就找對應的人,獎懲分明,有條有理,讓這些下人們無話可說。寧國府可不是小戶人家啊,這王熙鳳手裏邊可是管理著一二百人啊。但這麼多人,就是在王熙鳳的管理製度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自的工作,沒有出一丁點的差錯。
除了人事管理製度之外,王熙鳳還建立了一套考勤製度和物品管理製度。考勤製度為的是解決府裏頭下人懶惰的問題,什麼時候點名、吃早飯、午飯、晚飯,都規定得清清楚楚,誰要是做不到,那就要按照規章製度走,接受懲罰。物品管理製度針對的是當時每當有這樣大的事情的時候總會有丟失物品的現象,誰要拿什麼東西,拿多少,從哪裏拿的,用到哪裏去,都要做記錄,這樣就杜絕了有些人趁機渾水摸魚,占小便宜。王熙鳳的管理製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使這場喪禮辦得體麵又大方,井井有條,無人不稱讚。
王熙鳳的做法給了當今一些新上任的領導很重要的啟示。新官上任,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讓手底下的員工信任你,如果王熙鳳沒有製定這一係列的規章製度,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她也很明白,雖然自己有本事,但那是在榮國府,不是在寧國府,到了人家的府上,雖是請來的,但是光用嘴說,是不會有人聽的,隻有把這些規矩給他們定下了,他們才會敬重你,事情也才會順利進行。
公司的領導層不可能永遠不變,而如果公司使用的是人治的方式,那麼當一批領導退居二線之後,他們還帶走了公司的精神支柱,公司的行為規範。而這個時候,新的領導層就需要再重新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員工卻不是那麼容易就會買你的賬的,畢竟上一批領導的領導模式對他們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這個時候,公司管理製度的意義就彰顯出來了。人走了,製度不會走,員工是按照製度在工作,所以即便公司領導層如何更迭,員工的心不會散,公司不會亂,大家還是能夠照章辦事,這是一家公司穩定的基礎。
管理心理學啟示
一家公司,一個領導者,要實現企業的目標,個人的理想,就必須要在公司內形成組織管理製度。戰場上,再好的將軍也不可能靠一個人,一張嘴就統領千軍萬馬和敵人作戰,也需要有軍隊嚴明的紀律作為基石,才能把將士們凝聚在一起,同仇敵愾,眾誌成城,戰勝強敵。企業也是如此,人管人,始終還是管理的初級階段,隻適用於幾個人的小作坊式企業,那不過是二流的企業才使用的管理方式。
而真正一流的企業,是要靠完善嚴謹的製度來管理數十人甚至上百、上千人的隊伍的。我們不怕人多了不好辦事,不怕人多了心就容易亂了,因為我們有製度,有了製度,無論再來多少人,大家都是按照一套規矩辦事,都是走在同一條直線上,再多人也不會亂,不會散。
3.獎要獎得心花怒放,罰要罰得膽戰心驚
做事情講究一個“度”字,說的就是凡是都不能過,點到為止。做事情不能太過極端,看問題也要一分為二,辯證地對待。當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時候,通常,我們不能將他誇得像個聖人一樣,一點毛病都沒有;也不能將他貶低到塵埃裏,弄得對方永無翻身之日。任何事情,如果過分地強調一個方麵,那麼就會導致天平的失衡。
這一點,在公司的管理中是同樣的道理。公司的規章製度的製定,需要牢記住這一點,不要有失偏頗,而要做到公平和嚴格。
先給大家講一個“一條鞭子”的故事。在很早以前,英國的劍橋大學裏,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校長,治校有方,培養出很多優秀頂尖的人才。有人問他,他是如何將學校管理得這麼好?這位校長微微笑了一笑,回答說,那是因為我用一條鞭子來懲治那些不聽話、不上進的學生。他還開玩笑說,如果給他一把手槍,他會將學校管理得更好。
還有一個事例,在北京,某個購物中心為了提高營業額,出台了政策,重獎銷售業績排名靠前的職工。剛開始的時候,員工們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沒有意識到這條製度的嚴肅性。而當這個月末總結的時候,當月銷售業績第一的員工果然受到了嘉獎,並且還是2萬元的高額獎金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條規章的嚴肅性。從此之後,每一名員工都非常重視自己的業績,想方設法地要把業績提高。公司的效益很快就上去了一大截。
上麵的兩個例子,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首先第一個故事,“一條鞭子”隻是一個隱喻,他代表的是學校的科學嚴格的管理製度,並且有了製度就要堅決執行,方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企業也是如此,公司製度的製定,不僅僅規範企業中員工的行為,為員工的行為畫出一個合理的受約束的範圍,同時,也保障和鼓勵員工在這個範圍內自由地活動。嚴格的懲罰機製,可以有效地刺激員工高要求約束自己,從而提高組織管理效率,使整個公司的氛圍環境是嚴謹、嚴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