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在讓家長們最頭痛的就是孩子教育的問題。從孩子上學開始,每個周末都被各類培訓班填得滿滿的,但事實卻證明,這樣煞費苦心,還不如入學前就多給孩子講故事的效果好。偉大的思想家柏拉圖曾說過:生動的故事是向理性覺醒前的兒童傳播道德真理的最有效和最恰當的方式。

從理論上來說,孩子幼小的內心是最容易接受陶冶的,勵誌故事能使他們的心靈受到感染,有利於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與發展。世上不缺少《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悲慘的故事,或者《狼和小羊》一類教育型的故事,但我們不需要這種死板的說教,我們需要的是一些真正能激起孩子鬥誌的故事!

故事能影響人的命運,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拿破侖從一個小故事中找到了矮個子男人的自信,終於成就了帝王偉業;帕瓦羅蒂通過一個椅子的故事走出了迷茫,成為世人矚目的男高音歌唱家;一根樹枝的故事,打開了世界營銷大師科特勒的輝煌事業之門。胯下之辱的故事能讓人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愚公移山使人明白了,隻要有堅定的信念,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每個故事都是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帶孩子走進成功的殿堂。

美國領導與變革權威約翰·科特的研究證明,真正的成功者從出生之日便形成了,他們從小就被父母灌輸樂觀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與父母之間的互動比較多,讓成人需要學習的東西從小就慢慢導入,提前為將來的成功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要給孩子講毛遂自薦的故事,告訴他如果有能力就要勇敢地站出來;所以我們要讓他知道一諾千金的季布,有號召力的人往往是講誠信的。

每個男孩都想成為英雄,每個男孩的成長過程中都免不了挨板子。作為父母要知道,棍棒教育起不了作用,不如選擇通過故事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樹立孩子偉大的理想,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孩子需要勵誌。當他遇到失敗,遭受挫折時,父母應該給他適當的鼓勵,激發他們生活的勇氣;當他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生活迷茫無助時,父母應該給予指點,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引導他去積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質,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這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