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山一行人告辭後開始向著北方行去,想起了船上的事情,衛霖邀請他加入墨者,並闡述了墨者的基本思想,通過進一步的了解,他發現原來墨者是一個軍事化的組織,分為軍事人員和科研人員,他們的首領矩子會給下麵發布任務,讓他們去完成。這在陸山看來根本就是古代的雇傭軍,本來對墨家那套兼愛非攻的理論就興趣缺缺,明白墨者的本質後就更不可能加入了,這種完全依附領導人的組織對領導人的要求太高了。盡管墨者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貢獻很大,他也隻是表示敬佩而已。
一行人趕到南鄭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的下午,遠遠的就能看到城牆和城外的田地,看到城門下,幾個守衛簡單的檢查了一下就放他們進城了,由於快要關閉城門了,城門下麵基本沒有什麼人了。詢問了一下驛館的位置後,幾人向著驛館走去。
打量著四周的房屋,不但城市的規模要比斷石城大,城市的布局也更加的合理,在找尋了一會之後,來到的驛館,按照之前的經驗,要了兩間屋子,多日趕路之後,終於可以安心的休息,幾人簡單的說了一會就各自休息去了。
第二天上午,幾人在城裏逛了起來,快到中午的時候來到一間食肆,客人不是很多,進入後叫了飯食和酒肉,吃飽喝足閑談之際,陸山向許氏兄弟問道現在已經出來了,他們以後有什麼打算。
許氏兄弟立刻表示現在他們都是無處可去,願意隨待先生左右,供先生差遣。
陸山表示自己現在身無長物,也沒有一官半職,雖然有一些銀錢,但是也不多,你們為什麼要跟著我。
許山表示初次見時,就覺得先生不但身形異於常人,行事風格也是異於常人,通過交談更是認定先生並非普通之人。許河也表示,跟隨先生的這些日子,學到很多東西,先生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為人謙和,定能成就一番事業,因此他們決定追隨先生。
陸山忍不住揉了揉鼻子,想起初次和許山見麵的情況,有點尷尬,既然有人願意當自己小弟,他自然也不會拒絕,畢竟不管哪朝哪代都是有人好辦事,爽快了答應了之後,二人立刻改口稱他為主上,聽得非常不習慣,但既然打算入鄉隨俗,也就不在反對,坦然接受起來。
出了食肆後,去集市采買又購買了三匹矮馬,還有一些兵器,衣物,食物,酒水之類的東西,把這些東西送回到住所之後,安排陶和慈姑把馬給喂了,又讓許氏兄弟去打城裏打聽打聽去鹹陽的路線。
他自己在城裏閑逛了起來,城市被兩條主幹道分成了田這形,東麵是居住區,西麵是市集和軍事區。東北方向是城主和貴族的居住區,東南方向是普通百姓的居住區,和貴族住區相鄰的則是軍事區,軍事區又分為軍隊區和匠作區。最後一塊就是集市了。貴族居住區的房屋大多是磚石混合木材搭建的,空間大而且美觀。平民區則都是黃土加茅草搭建的土屋,空間十分的狹小。驛館的房屋雖然空間稍微大一些,但也是黃土加上少許的木材搭建成的。
所見所聞讓見慣了現代建築的陸山意興闌珊起來,居然升起一股城市還如郊外的感覺。看著這些破舊的設施,心中不禁戚戚然,沒了繼續逛下去的心思,就準備趕回驛館。
回到驛館後,還沒有人回來,他也不願進到監獄一般的屋子裏,就坐在門口處拿了根樹枝在地上無聊的劃來劃去。
一直以來,他一直覺得自己處在一種近似於原始社會的狀態,但是心底總會有一種聲音默默的告訴他,現在是在邊疆,到了城市就會好起來的,但是在南鄭這座城池裏,他看著街上零零散散走過的衣衫襤褸抗著農具的路人,沒有一個青壯年,全都是頭發花白的男子和老婦,麵孔和手臂上堆滿了歲月風霜的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