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秦亡國二百年後自此無人能一統天下,當今天下隸屬八國,分別為,秦,楚,遼,奉,蜀,吳,東夷,匈奴!
丹東郡隸屬大奉王朝五洲之一的西涼州,與大遼王朝接壤,這裏水不肥土不沃,鐵礦多。這裏的男人基本就是兩個選擇,要不去當兵,要不就是去挖鐵礦。
這有一小部分是正兒八經莊稼漢,剩下的一半去當兵打仗,另一半去挖鐵礦。丹東算是不折不扣的貧寒之地了,挖礦的,幹最出力的活拿最少的錢,也就能維持一家溫飽!丹東民風豪放且尚武,有出息的漢子都是選擇是當兵打仗,要不揚名立萬,要不血灑疆場。
丹東與大遼王朝接壤,是個不折不扣的兵家之地,丹東人尚武且出精兵,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男性上過戰場,。這裏的男人就跟割韭菜一樣,每三年割一茬,舉目望去不是四五十歲的老頭就是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沒辦法,都知道丹東出精兵還不畏死,丹東人都是安排在敢死隊頭一個往上衝,不過死了也有死了的好處,死了有補貼,家裏人也算是能過兩年瀟灑日子!
在丹東郡一直都流傳著一條諺語,丹東精兵甲天下,不滿三,不成氣,滿三則無敵!意思就起,丹東兵三人可戰十人,三十可戰一百,三百可戰一千,三千可戰一萬!可是丹東兵從來就沒有滿過三千人的建製,因為丹東這一百年來從來就沒有出過將,隻出兵不出將。
這個原因還要往前八十年,這裏本來是屬於大遼王朝的管轄地,在一次大戰中輸給了大奉,打不過怎麼辦?求和唄!割地賠款了事,就把丹東在內的三個郡一起劃給了大奉!
大奉的君主也怕這三個郡出什麼幺蛾子,全部青壯年都征兵,在你自己家我管不了你,在軍隊還管不了你了?也就最近這些年好了一些,有了鐵礦,也算是另有了一條出路,大奉王朝的將軍也看不起丹東這幾個郡的人,想當官那是想都不要想,當上將軍帶著兵投奔大遼怎麼辦?那可不行,這一打壓就打壓了八十年,也就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兵一征上來,從來都是不給建製,直接是在邊境上的幾個將軍給瓜分了,沒法子,這幾個將軍誰看見丹東兵也眼饞,那賊溜溜的小眼都盯著呢,誰也甭想吃獨食!
就這樣一年複一年,活下來的丹東兵沒幾個,活下來的也別想往上爬,當個校尉那就是頂到天了!別的地方呢?有將軍的郡縣招兵上來的人都給將軍當親兵去了,別管什麼時候,地區意識都是很強的,甭管帶幾千幾萬人,真是關鍵時候還是自己的父老鄉親靠譜,起碼比外來兵靠譜的多吧!丹東尷尬就尷尬在這,沒有一個能說的上話的本地將軍,那真是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不死這樣的兵死還能死哪樣的?
丹東人也沒得辦法,從在大遼時期就這樣,除了打仗就沒的路走,想家裏人不餓死那就隻能去打仗,運氣好了斷個胳膊斷個腿拿點退休金回來,運氣不好那就是一個死,經過層層克扣家裏拿這點撫恤金!這一代一代的走過來,丹東人也麻木了,成慣性了,這要是十天八天沒點喪事人們還都不適應呢!
丹東出名的地方還有另外一點,那就是寡婦多,在別的地方找不著婆娘暖被窩的老光棍那是呼呼的往丹東跑啊,手頭那要是還有點小錢的那可是打破頭要爭起來的,哪怕是沒錢人醜的也有不嫌棄的,隻要是不缺胳膊不斷腿的找個婆娘暖被窩還是輕鬆的很的!沒得辦法,家裏有個男人總比自己拉扯孩子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