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下午,方娜娜使出渾身解數,來逗簫凡開心。
簫凡見她象個孩子,一會風一會雨的,心直口快,毫無城府,心裏有話嘴裏就要說出來,說出來之後就象個沒事人似的,全然不顧旁人的感受,也不好和她計較。但方娜娜一句“我不了解她,你了解她嗎?”還是觸動了簫凡,他在問自己:是呀,我了解石靜漪嗎。但他又想:了解一個人不就是靠她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嗎?電話裏的交流與QQ敲出來的字符不就是言談嗎?視頻裏的影像不就是舉止嗎?網上說的話可能有真有假,但那真真假假之間,如果你細細品味,還是能看出一個人的價值取向與追求目標來的。三個多月的交流,他自信對石靜漪還是有所了解的,盡管還有許許多多的未知因素需要他去探究,但到目前為止,他起碼了解她的性格,了解她為人處事的風格,他起碼知道她的憧憬,知道她的向往,知道她目前需要什麼。
簫凡意識到,一個人隻要自身有價值,不管遭受何種磨難,她的價值並不會隨之而貶值的。不然怎麼有“荷花出汙泥而不染”這一說呢?還有一點更重要,他有強烈了解石靜漪的yu望。一個人如果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產生了興趣,渴望能有深層次的了解,才有可能了解到它的精髓。就象小時候他在地上撿到一張報紙,那報上登有一幅漫畫,他能看懂,覺得有意思,如此簡單的畫麵有那麼深刻的寓意,他就好奇,繼而自己學著畫。但他那時把漫畫看得很神秘,覺得這東西能在報刊發表,不可能就這麼簡單。所以他畫夾裏裝了很多漫畫稿,但都不敢向外投。直到後來他遇到了一位漫畫大師,說他畫得還不錯,並介紹了一家報社的編輯給他認識,他去了那家報社,看到那位編輯桌麵上別人投寄來的堆積如山的漫畫稿,原來如此簡單,什麼紙什麼筆都能畫,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對生活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自此之後,他就知道了漫畫是怎麼一回事,就開始瘋狂地向外投稿,直到後來成了所謂“漫畫家”,還曾經“著名”過。
人一生會遇見很多人、很多事,大多數往往隻不過是相逢一笑、擦肩而過、過眼即成雲煙。但對其中某一個人、某一件事卻深感興趣,甚至窮經皓首,畢生追求,這是不是就是人們常說的所謂的“緣份”呢?
晚飯照例是到一個小飯館裏去吃的。
吃完飯後簫凡陪著方娜娜去江邊走了走。回家的路上,方娜娜要他陪著她去做美容,簫凡想一個全是女人光顧的地方他一個大老爺們呆在那算個啥,就讓方娜娜獨自去了,自己就回到了家。
回到家十點半了,簫凡想到今天是石靜漪的朋友來她家的日子,不會這麼早上線的,但他還是打開了QQ。沒想到,石靜漪竟然在線。
簫凡:哇!這麼早上線?你以前不是同他一起回店嗎?
石靜漪:今天他有點事先走了。
簫凡:哦。你今天好靚麗喲,有愛的滋潤就是不同。
石靜漪:(害羞的表情)
簫凡:哈哈,良宵苦短呀,接下去不又是要五天苦盼?
石靜漪:也沒什麼盼不盼的,他如果在利馬,每天中午都會來我店裏吃飯,下午要沒事也會來我家的。
簫凡:其實也不錯的,一般人家的夫妻也不過如此。你們這樣穩定,完全可以生個小孩的。生個小孩,母子相依為命,好歹也是個家。
石靜漪:生個小孩照說不難,這裏又不搞計劃生育,也不歧視非婚生子女。但是生個小孩,他家都會想到會分他家的家產,之所以他們家能容我,也是因為我無欲無求。再說我天生不太喜歡小孩,生下來也是個負擔,還不如現在自由自在的好。
簫凡:你有沒有對他要求過想生個小孩?
石靜漪:(沉思良久)有。那年我家保姆——一個本地的印第安人,回家生完小孩後回來,曾跟我開過玩笑:說你跟CARLOS這麼多年了,怎麼不生個小孩?我現在也有經驗了,可以幫你們帶了。我就跟CARLOS說了。
簫凡:他怎麼說?
石靜漪:他反問我說,你不怕小孩出生後麵對著我們這樣的關係會尷尬嗎?
簫凡:有個小孩也是個寄托,晚年也有個依靠。
石靜漪:唉,現在想也晚了是吧?也過了生小孩的年齡了。
簫凡:不是吧?你還年輕,現在醫學這麼發達,應該沒問題的。中央電視台有個女導演38歲結婚,快40歲生頭子,也母子平安。
石靜漪:你怎麼對小孩這麼感興趣?是不是想我們倆生一個?
簫凡知道她是在開玩笑,索性也順著玩笑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