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1)(1 / 2)

薑國政和十五年冬,大雪紛飛,寒風肆虐。

薑國皇宮門外十萬軍隊如烏雲般黑壓壓地聚集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肅殺冰冷的氣息,讓人喘不過氣。

厚重的皇宮大門被緩緩打開,薑國皇帝帶著滿朝大臣緩緩走出,每一步每一踏都仿佛壓著千斤巨石。皇宮大門外,有兩名出色的男子站在軍隊的前麵,神色莊重的等待著早已知曉的事實。

而在薑國都城平城的城樓上,有一縷火紅色的身影分外耀眼,此人正是薑國皇帝和已故皇後唯一的女兒——昌平公主,薑莞玉。

昌平公主一身大紅色繡牡丹百褶裙,火紅的裙擺在風中翻飛如火焰在熊熊燃燒,而外穿的大袖衫上金色線條繡著的鸞鳳在日光的照耀下若隱若現,就像活的一樣。

眉目如畫,眸若繁星,朱點紅唇,三千青絲綰成華麗的墮馬髻,耳上紅瑪瑙耳環閃耀著璀璨的光芒,燦如朝陽,豔如芍藥,絕色傾城。平城上至官員,下至百姓,無一不知薑國皇帝最寵愛的昌平公主是薑國第一美人。

猶記得當年大婚,昌平公主與薑國第一世家上官家二公子上官立華成親,十裏紅妝,熱鬧非凡,全城歡慶,新郎新娘,郎才女貌,天造地設,何等令人稱羨。然而今日昌平公主依舊盛裝如昔,卻眸若霜雪,冷冷地望著皇宮方向,臉上是一副赴死的決絕表情。

登上城樓異常順利,沒有受到任何人阻攔。從上往下眺望,昔日人聲鼎沸,繁華熱鬧的京城大道如今絲毫感覺不到往日的生氣,所有的茶樓酒肆紛紛關門謝客,街上了無人煙。隻有手持兵器穿著黑色盔甲的士兵站滿了整個街道,整齊肅穆地望著那金碧輝煌,象征著帝王無尚尊貴的皇宮大院。

昌平公主知道在那一隊隊整齊的士兵的最前麵站著她的夫君上官立華以及上官立華的兄長上官立勤。今日他們二人帶著十萬軍隊,將皇宮全部包圍,意欲逼宮。她的父皇知道這一切之後,和所有心腹大臣商議,決定投降。

上官家是薑國第一世家,其祖先曾是薑國始皇身邊第一文臣,幫助始皇出謀劃策,建立國家。上官家一直秉著行事低調,謙卑謹慎,忠君報國的原則教育後人,嚴謹的家風才讓這個家族延續了整整五代而屹立不倒。曆代君主對上官家都頗為禮遇,上官家在薑國百姓的眼中口碑也極好。

然而沒想到的是昔日一直忠於朝廷、忠於皇帝的上官家竟然起兵謀反,逼皇上退位。

原因還得從頭說起。一年前,薑國南方大旱,整整一年不曾蒙老天爺恩寵落上半滴雨。薑國雖然地處大陸南方,水網眾多,也不過飽上百姓們一口水,地裏靠天吃飯的莊稼們無水可飲,全被渴死。不到一年,薑國便山河瘡痍,餓殍遍地,光景慘淡之極。

昌平公主的父親薑國皇帝自登基以來,成日與皇後討論詩詞歌賦、管弦絲竹,對國事昏庸無能,使得國家積貧積弱,貪官汙吏眾多。皇後去世後,就派大臣遍訪全國各地美女進宮,後宮佳麗高達兩千人,堪稱曆代薑國後宮人數之最。薑國皇帝更加沉溺於紙醉金迷、風花雪月。

薑國皇帝昏庸了大半輩子,被這次天災一激,頭一回從脂粉堆裏明白過來,趕緊下令各屬地大開糧倉,賑濟萬民。皇帝雖在一夕之間變做聖明公侯,可長年積弊一時半會兒沒法根除。開倉放糧的聖旨一道道傳下去,官倉開了,糧食放了,萬石糧食一層層輾轉,到了百姓跟前隻剩一口薄粥。

上官家的大公子上官立勤自做官以來多次向皇上勸諫,希望皇上勤政愛民,朝乾夕惕,沒想到皇上根本聽不進他的勸告,一味地享樂,從那時起薑國的氣數就已經開始慢慢耗盡。旱災發生後,上官立華立馬將家族經營的糧食產業中的糧食全部無條件發放給遭受災害的百姓,可隻是杯水車薪。

眼看著皇帝無能,貪官壓榨至狠,百姓們隻得揭竿而起,勢必要將薑國皇帝趕下寶座。一些清廉有誌向的官員曾和上官家兩兄弟說,如今皇帝昏庸無道,使得百姓起義,上官家深得民心,何不趁此推翻政權,建立新朝,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上官兩兄弟分別行動,上官立勤在朝中做官,依仗著五代以來上官家在朝廷的威望暗中與剛正耿直的鎮軍大將軍以及一些私交甚好,為官清廉的官員合作,逐漸控製朝廷。而上官立華則在外麵收集民心,暗中幫助百姓起義,一時之間全國各地的起義呼聲高潮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