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個月,常宇良都每天去王岫燕那裏,這已經足以讓原本人數就不太多的後宮熱鬧起來了。本來已經沉寂的心,此時已經被那麼些光亮照的一片火熱。
宮裏每次開始有新的動作的時候都是以聚會開始的。
一切都從熱鬧開始,然後以平靜收尾。
這世上有人笑,有人愁,總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娘娘,您不出去看看嗎?”
“不去。”
賈如初今天是拒絕第三個嬪妃下的帖子了。
宮裏出現這樣的情況,賈如初哪裏知道不是因為常宇良對待王岫燕的態度。賈如初試著把自己放在了那些嬪妃的位置,賈如初覺得她也一定會有動作的。
而且這樣的情況和她最開始成為常宇良後宮者之一是有些像的。
隻是當時王岫燕似乎以青梅竹馬的身份占據了和她現在差不多的位置,那個時候東西宮的聚會似乎像是打擂台一般。而她是那個爬王岫燕不太高的小土墩一般的圍牆,最後才建立了自己的小院子。現在卻是王岫燕修高了牆墩還打了梯子準備尋另一個新的地方修一座嶄新的別院。
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對手,包括自己。
穿越這麼久,賈如初已經慢慢的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原本,她的誌向是什麼?
做寵妃?
可是為何最後她還心裏有一點點的越距等著不該等的?
她生下三胞胎之後在光明正大回到後宮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在擔心她會不會成為皇後,擔憂的她自己都有那麼一點點的信以為真了,甚至她在心裏想著若是他要她做他的皇後她該怎麼拒絕?是撒嬌,還是很是規矩的退讓,亦或是帶點羞澀的說道,一切聽你的。
隻是到底,常宇良什麼也沒說。就是一個皇貴妃的位置也沒有。
賈如初生了四個孩子,得了常宇良高速那麼多的真相,賈如初對於升位金銀等俗物看的已經不是真重要了,這些已經無所謂了,賈如初都覺著她自己已經是一個有格調的人了。不是隻愛金銀權勢的大俗人了。
可是,現實卻像是突然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耳光,一下子讓她清醒了。
大俗即大雅,賈如初記不得這句話是誰說的,但是這句曾經被賈如初用了無數次的擋箭牌,極愛如初也不是十分理解這一句話的時候,賈如初突然發覺,甭管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什麼,但是這句話說一千道一萬,除過文化內涵意外,更多的是實在。
再沒有比這還實在的話了。
本就是在俗世,你還想怎樣不俗?
賈如初不想去,真的不想去,也沒必要去。
她是這個後宮最牛逼的,既然不想去為何要委屈自己,哪怕在眾人心裏賈如初是一個不得人緣的人。她,不在乎。
常宇良子在感覺到後宮這股風的時候,他已經被圍追堵截好幾次了。
常宇良第一次被堵的時候是原來是楊妃現在是楊婕妤的楊若雲。蕭進當時都以為常宇良會不高興,誰知道,常宇良是辨不出喜怒。
也是因為常宇良這樣的態度,到了第三四次的時候,蕭進看著前仆後繼的嬪妃每次心裏都要抖上那麼一抖,蕭進生怕自己這個跟隨的被常宇良的怒火不小心灼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