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宗紹定四年,北方迅速崛起的蒙古人長驅直入一舉攻入金國,蒙古騎兵徹底地發揮了草原悍馬良弓的騎射優勢,再一次地創造了成吉思汗戰無不勝的神話,蒙古大汗窩闊台親自掛帥,在鈞州三峰山殲滅了金國主力,千裏一線平推,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千軍辟易,遇阻則盡屠其城,大金國的城池聞風而降,蒙古兵少有阻滯。紹定五年,蒙古兵終於被大金皇族完顏承麟將軍阻於蔡州,屢攻不下。
完顏承轔率三朝門的高手相助,死守住蔡州作困獸之鬥,蒙古損兵折將不得寸功,連攻月餘,蒙古兵消耗甚大,加之蒙古兵不好濕熱瘟疫流行,糧草不濟兵馬疲憊,士氣日餒,漸漸有被反攻的跡向。紹定六年,窩闊台遣使來宋,即當時的臨安小朝廷,請求聯合滅金,許諾滅金之後歸還南宋被金朝占去的河南之地。
眾所周知,南宋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自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來,宋朝一直是文人立邦,宋朝黷武崇文,武人地位低下,江湖豪傑和朝廷老死不相往來,可是一個國家的安穩,全靠‘之乎者也’、‘仁者無敵’是行不通的。南宋被金國入侵了一百多年,更是連那個和名妓李師師有染的會寫瘦金體的徽宗皇帝也被金國人抓了去。到了理宗年間,嶽爺爺、韓世忠、梁紅玉的威風時代早已過去,朝延上由史彌遠把持朝政,一片混亂;江湖上,能人異士也多隱於山野,或者集結成幫會與朝廷格格不入。三朝門的高手進入大宋之地,一時間攪地血雨腥風人人自危,大宋的江湖人物紛紛出世,其中以上清教和北海一派為最。
理宗見百年恥辱得雪,不顧時人的強烈反對,下令孟珙、江海領兩萬精兵,運米三十萬石,北上支援圍攻蔡州的蒙軍。孟珙是天下間少有將帥之才;江海則是南武林中最具聲望的武學高人,更是神僧一止的徒弟,人稱“白馬將軍”。江湖中人雖厭惡朝廷,但是被人追著屁股咬了一百多年,好不容易逮著個反咬一口的機會,這些江湖義士,再不顧唇亡齒寒招虎趕狼之憂,紛紛拍案而起:“他奶奶的,打了再說!”
完顏承轔是天下間頂尖兒的高手,與宋蒙兩軍周旋數月,城中糧草斷絕。次年正月,孟珙率軍攻入城中,金哀宗自縊而亡,傳位完顏承麟,說真心話竟是:“朕將帝位傳於你,是因為朕身體肥胖,不便鞍馬,你身強力壯有將略,萬一衝出重圍,可使國祚不絕。”話都到了這個份上,完顏承麟隻好收下這個爛攤子。次日宋蒙聯軍入城,完顏承麟與江海大戰,混戰中被江海以逸待勞,死於馬下。
金朝滅亡。
蒙古滅金之後並沒有兌現諾言,隻歸還了陳、蔡以南的部分給南宋,這已經讓從來隻挨打不曾打過人的理宗皇帝高興不已,大興土木與天下臣民同樂,並在太廟祭祖,又趁蒙古撤退,投機地出兵收複三京,由全子才接應,“端平入洛”,占領了沒有防備的洛陽城。蒙古兵見勢南下,決黃河之水淹宋軍,宋軍死傷無數。蒙古兵譴責宋兵單麵敗盟,舉兵南下伐宋。理宗為表悔意,罷免全子才、江海等人,江海家人遭三朝門報複焚於大火。之後,江湖傳聞,江海也死了。
滅金之前,山東各地豪傑紛紛乘勢攻劫州縣,反金自雄。李全起兵於濰州,後與楊妙真所部紅襖軍合並,轉戰於魯南、山東沿海島嶼曆數年。嘉定十年春,因歲饑乏食,全率部渡河歸附宋朝。此後,他倚宋為後援,乘“山之東,河之北,盜之區,兵之衝”的形勢,往來膠西淮北,伺機坐大。後被蒙古漢軍張榮斷糧道兵敗,投降蒙古,沒有過多久,留屯在南宋邊地山陽的李全所部被別支忠義軍攻殺。李全得到消息之後,向蒙古軍帥孛魯國王斷指發誓:南回之後,一定要阻擊宋兵,為死去的將士報仇。於是被封為山東淮南楚州行省,後在攻南宋江北重鎮揚州時,被淮東製置使趙葵伏兵坑殺。李全死後,殘部推全妻楊妙真權主軍務,耶律楚材稱她為“楊行省”。楊妙真之後,其子李璮繼承,進一步將山東坐大,更是伺機向宋、蒙兩方索要餉糧。
日月如驚丸,山河似風絮,曆史若煙雲,南宋已經垂垂老矣,搖搖晃晃地在自家那個越來越小的圈子漸漸終老。
國家江河日下,時光鬥轉星移,這一年到了寶祐二年,理宗年近五十了,雖到了知天命的年紀,身體卻很好,還時不時地封幾個妃子,或者出去找找樂子。當政二十多年的理宗皇帝逐漸地從早年的勤政之中解脫出來,或許是明白了吾生亦有涯的悲哀,開始尋找為人君主的真正樂子。
而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開始攻打大理,用革囊跨過瀾滄江,和兀良合台一舉攻下大理城,大理皇帝段興智投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