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外戚誡》(2 / 2)

武媚見是學明,露出了明媚的笑,如今也隻有在麵對至親好友的時候太才能露出這般純真的笑容了,“學明,弘兒那邊已經好了?”

“是,弘兒很聰明,一教就會。”說著,撿了個位置坐下,自己倒了杯水,邊喝邊說:“媚娘,你說的這個武家,是他們以為的武家麼?你的嫡係勢力,許敬宗他們雖然說不上,但是卻對你能絕對的忠心,這點就足夠了,可是你真的覺得元慶元爽他們會對你有這麼忠心麼?就從他們如今的態度來看,他們根本不領你的情,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官職都是通過你而得來的,既然如此,留有何用?”

學明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儒者,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他都是寬容的,但是這個大多數裏麵沒有包括任何傷害過武媚的人,這也是為什麼他對於元慶元爽以及武惟良和武懷運會如此憎恨的原因。

“那學明可是有想法了?”武媚就知道最懂她的人永遠是身邊的這幾個從小到大的親人。他們是真正會站在她的角度考慮問題,不會覺得她所做的那些事情是有多麼的離經叛道,更不會如同那些外人一樣來勸誡自己。

“媚娘,你不是已經有主意了麼?”

武順在一旁,看著學明與武媚你來我往,也漸漸的從中琢磨出了點道理來,笑著插嘴道:“依我看,他們都是武家的人,而之所以需要他們,無非是為了鞏固媚娘在宮裏的地位,既然如此,何不就好好的利用一番?”

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後,異口同聲道:“大義滅親!”言罷,會心一笑。

“姐姐回去讓母親忍耐著,眼看著就是一場盛大的佛事活動,皇上與本宮也沒有太多的精力來收拾他們,且等過些時日吧,本宮一定會讓他們付出代價。”

學明搖了搖手,道:“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所謂過猶不及,你們武家在朝廷的如今不過隻有這麼幾個而已,若是一並除了,外人自然會說你心狠手辣,而許敬宗之流所見,自然也會心寒,所謂兔死狐悲,對你的忠心或會有所減少,這對你來說並不是最好的。倒不如是分而治之,先將元慶元爽這兩個除了,一方麵得了好名聲,一方麵震懾了武惟良和武懷運,另一方麵也讓其他見著會對你越發的尊敬,如此方是上上之策。”

武媚聽著學明的話,兩眼放光,的確,一箭三雕的好計策,的確是要比自己一次性將武氏族人逐出朝廷來的更好,“那本宮便擇日上表皇上,罷免了武元慶和武元爽。”

“不,如同當年做《內訓》一般,作《外戚誡》,如此這般,才不會讓這件事情顯得如此突兀,叫人覺得你是別有所圖。”學明微笑道。

武媚點了點頭:“不錯,如此一來,本宮再做出表率,上表皇上罷免他們的官職,才順理成章,也更有說服力,傳出去也更好聽。”

而此刻正在府中飲酒的元慶元爽兩兄弟無端的打了個寒顫。其實他們兩個人最是小人,原本在父親死後,兩人便對武媚母女惡言相向,甚至是欺侮虐待,尤其是對武媚。那時候已經十三歲的武媚已經生的極好,兩人要不是顧忌著文英,早就染指了。這會子進了京城,心裏是明白的,他們是托了這個妹妹的福,但是嘴上他們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以至於才會在給名義上的母親榮國夫人請安的時候口出狂言,然而事後兩人還是後怕的,武媚的性子他們是知道的,尤其是得知前皇後與淑妃之死的消息之後,更是害怕的無以言表,這個妹妹的手段是越發的殘忍了。

因此兩人才會相約在院中喝酒,以期能商量出個對策來。但是初入京城,根本沒有人脈可言,那些攀附的官員他們也知道不過隻是看在武媚的麵子上,是斷斷不會為了他們兩個而和武媚翻臉的。那些敢和武媚翻臉的人,他們卻根本不入人家眼,於是兄弟兩人喝著悶酒卻無濟於事。

九月十二日,武媚終於將潤色好的《外戚誡》作好,在與學明幾番探討下,幾經修改終於成文。這天,武媚在李治上朝之前,穿戴整齊,鳳袍鳳冠,手捧所做《外戚誡》端端正正的呈送給皇上:“所謂在其政謀其事,臣妾身為皇後,自然是要做天下人的典範,臣妾特做這《外戚誡》獻於皇上,並呈表請皇上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