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時局(1 / 2)

童婉深深的看了楊天一眼,沉吟了片刻,方才正色道:“這些年旱災、蝗災、瘟疫接連不斷,別說咱們永城,就是整個河南也是赤地千裏,十河九幹。可恨那些官老爺們不是設法賑災,反而變本加厲,橫征暴斂,大肆掠奪。百姓無糧果腹,被逼無奈,隻得吃人充饑。小妹雖是一介女流,卻也不忍看這等慘劇,平生但願殺盡貪官惡霸,為黎民百姓找口飯吃。”

楊天不禁對這個奇女子生出了幾分敬意,不過,僅僅是敬意而已。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問道:“你能把貪官惡霸都殺光嗎?”

童婉想了一想,答道:“多如牛毛,殺不勝殺!”頓了頓,又十分誠懇地說,“小妹鬥膽,懇請楊公子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憑你獨步天下的絕世武功,一定會讓那些惡人膽顫心寒!”

楊天不置可否,長籲一口氣,道:“想要百姓有飯吃,光靠殺貪官是不行的。在這個亂世,想要填飽肚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試問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隻有結束了這個亂世,天下太平了,老百姓才能吃飽穿暖。”在他眼裏,童婉的想法和做法,都未免有些太天真了。

童婉頗以為然,深思了好久才道:“公子覺得該如何做好呢?難不成去投奔八大王或者闖王?八大王殘暴,醃人肉做幹糧,小妹不屑於此人為伍。但闖王勢大,現下已經占了北京,不知道他願不願意收留我們。”

事實上李自成四月底就兵敗山海關,退出北京。永城偏遠小邑,消息閉塞,是以童婉並不知情。

楊天搖了搖頭,“李自成、張獻忠之流,隻不過是草寇罷了。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遇上八旗鐵騎,就隻有抱頭鼠竄的份了。投奔他們是自尋死路,我才不願意做呢。”

童婉雖然不太同意楊天的看法,但還是忍不住問道:“那以公子之意該當如何?”

“貪官汙吏,隻不過是小患罷了,可以從長計議。”楊天歎了口氣,用凝重而低沉的語調,鄭重其事地道:“真正的強敵在北方,是滿清韃子,一旦他們長驅直下,席卷中原。你,我,還有成千上萬的漢人,要麼以死相爭,要麼就是屈辱的成為奴才!”

一想到多爾袞‘留法不留頭’的剃發令,楊天就切齒欲碎,出離的憤慨,不禁朗聲道:“驅除韃虜,恢複中原,還天下百姓一個清平世界。這就是我要做的,也是每一個有良知的漢人都應該做的!”

頓了頓,他又壓低聲音道:“我要離開這裏,去南方,投奔願意抵抗韃子的官軍。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同行。”此刻康管家雖然不在屋內,但肯定是在外麵的不遠處貓著呢,這話是千萬不能讓他聽到的。

雖然楊世仁父子回到康家莊,但康員外的戒心並沒消除。他放任楊世仁來去自由不管,對楊天卻是照顧有嘉,身邊一直都有人陪伴著。老員外這也是無奈之舉,萬一這得之不易的女婿偷偷溜走了這麼辦。

童婉被楊天一番言辭鼓動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但冷靜下來仔細一想,又覺得楊天的想法有些瘋狂。韃子在北方,離永城還遠著呢,指不定這輩子也見不著一個。而貪官酷吏卻在近前,所有人都看在眼裏。比如她的仇人,永城守備許泗,難道那種魚肉鄉裏、欺壓良善的惡人隻是小患,就不該千刀萬剮嗎?

楊天心裏‘砰砰’直跳,滿心的期待地望著童婉。有武林高手的幫忙,自己這個假高手從康家莊脫身出去,豈不是易如反掌了。

過了良久,童婉竟出乎意料地道:“公子真知灼見,小妹十分佩服。但我等乃山野草寇,懶散慣了,實在不願意投身公門。日後若是公子改了主意,隨時可來我芒碭山,小妹定會舉寨相迎。”她雖然略微有些失望,但人各有誌,道不同不相與謀,又怎好強求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