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劇情修改及三十章完成感言(1 / 1)

不知不覺已經寫了三十章,再參考了一些資料之後,為了盡可能的貼近曆史事件和史實,更謹慎的安排人物的出場時間。所以,在三十章到來之際,對於小說裏的人物出場進行一些修改。

其中修改最大的就是郭嘉,因為我查了資料,發現郭嘉是在196年才由荀彧舉薦加入曹操的。而在此之前,曹操的謀主應該是戲誌才。戲誌才沒有查到其確切的名字,按照古人的叫法,應該是名、字分離。這說明“誌才”是字,而非名。看到有些史料裏麵說叫戲忠,所以本文使用這個說法。這樣一來,前麵的幾章有關於郭嘉的,都將會被改為戲忠、戲誌才。如此會讓小說更加的緊密,慎重。

至於戲誌才的加入,筆者確實有私心,因為這個人確實很厲害。史料上對此人的介紹非常少,三國誌的記載““先是時,潁川戲誌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誌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以此可以看出,戲忠的才華絕對不在郭嘉之下,甚至可能在郭嘉之上。因為眾所周知,所謂替代者,基本都不會比前任高。當然這不是說郭嘉的能力不行,而是從郭嘉的能力之強,能看出戲誌才的能力之高。

我會盡可能的以嚴謹的態度來寫這部作品,當然也不可能就沒有任何的錯別字。正因為我每次寫完一章,都要花費一段時間來重新審閱,以保證盡量少的錯別字,盡量通順的文筆對話,而且因為在描寫戰爭之時,我會查閱大量的地圖信息,保證地域上麵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地點上不會有太多的不通之處,所以會發生更新較慢的事情。基本每一章都在4000-6000字左右,這與我開始的想法5000-6000左右稍有出入。我是第一次寫這樣的曆史類小說,確實沒想到寫一部小說會有這麼多需要學習和研究的地方,所以不足之處還是得讓各位看官多加批評指正。

目前本人的規劃在兩百萬字左右,按照每章五千字計算,大約需要四百多章。我知道目前的更新速度很慢,但是我寧願寫一部自己滿意,讓大家也喜歡的作品,也不想寫一部每章兩三千字,湊章數的混混書。我盡可能的保證每天更新的速度,因為後麵的故事展開後,將會不需要太多的顧及事情的發生時間,現在隻是為了今後做一個鋪墊而已。當戰爭發生後,就簡單的多了,嗬嗬。

謝謝大家,特別感謝那些催更的朋友,能持續關注這本書,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