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推背圖》是華夏預言書中最為著名的奇書之一,全書共六十圖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別命名。每幅圖像之下均有讖語,並附有“頌曰”詩,預言後世興旺治亂之事。
《推背圖》最早見於南宋《桯史》中,《桯史·藝祖禁讖書》指出:唐袁天罡與李淳風共作圖讖,預言曆代變革之事,至六十圖,袁推李背止之,故名其圖讖為《推背圖》。
相傳,一日,唐太宗心血來潮,叫袁天罡與李淳風預測國運,共推算未來之變化,兩人背對背開始推測、畫圖和文字記錄,講到第60個卦象之時,忽然有個老頭出現,對他倆微笑著說:"你倆別講了,已經算了那麼多,不如算算我好了。"
老頭岔開雙腿說,你倆算算我現在要前進呢還是要後退。
有慧根的倆人突然醒覺,老頭是警告他們不可算下去,天機不可泄露太多。袁天罡立刻起身推了推李淳風的背說,我倆不要算了。因此典故而得名。
宋太祖即位後,曾下令禁止過讖書,但因為此書已流傳了數百年,在民間或有藏本,難以禁絕,便取起舊本,紊其次而雜書之。
《推背圖》中的六十象,是根據中國曆法中的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相互組合成的六十甲子,對照中國文化中的易學理論,將後天八卦的排序與六十甲子一一對應,裏麵的讖曰詩句與頌曰詩句和圖畫中的畫意,也全部用的是《周易》中的卦爻辭及六爻易數中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的邏輯分析。雖然讖曰詩句與頌曰詩句裏的意思非常隱晦,令人難以理解,但從中我們仍可以看出,《推背圖》與《周易》的寫作手法恰恰是一致的,它們都是由中國文化中陰與陽這兩個最基本的,既是相互對立的,又是相互統一的哲學概念所構成,其中陰的一部分是由符號、卦象、納甲和易術筮法理論組成的,陽的那一部分是由讖曰詩句和頌曰詩句所描述的哲學思想和理論組成的。
本書為了讓讀者更易懂,特別添加了清朝大文學家金聖歎的注解,讓本書從深奧難懂變得更加大眾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本書第三十四象開始,開始為金聖歎之後的事情,所以金聖歎對第三十四象之後的卦象解釋並不完全正確與合理,還有待讀者自己分析與悟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