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嶽紅軍看到這篇文青,當時就激動得哭了。寧號也是激動得不行,感歎祖國大地,知音甚多。
在媒體大讚影片的同時,李明揚的表演這一次是真正完全地征服了觀眾。與前兩部影片不同的是,前兩部影片李明揚出演的是配角,戲份不多。而這一次,李明揚是片中的絕對主演,李明揚的表演功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李明揚的“共神”技能再次發力,直接把李明揚飾演的包世宏的煩悶、焦慮和果敢、堅持傳遞給了觀眾,從觀眾在哄堂大笑的同時,也對照現實思索著社會和人生。
包世宏的形象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各界人士都出來評論包世宏這一角色的社會意義。新浪娛樂更是給包世宏起了一個名字:蔫狠男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蔫狠男人”這個新詞兒猶如石破天驚的孫猴子,一下子把百家爭鳴的“博客江湖”攪得沸沸揚揚。
其中一篇博文這樣寫道:“蔫狠男人”比“花樣美男”更討人喜歡。電影《發狂的石頭》卻讓我看到了另一種男人形象——骨骼健壯、皮膚粗糙、對女友溫柔體貼、對事業行動有力、對困難有堅忍不拔的意誌力和挺身而出的勇氣。這就是郭海飾演的包世宏就帶給我驚喜。這些“包世宏”般的“蔫狠男人”,雖然看上去性格踏實、溫吞,但是在關鍵時刻緊要關頭,為了事業為了感情,他們終究要憤怒、漂亮的爆發成硬漢英雄。這樣的“蔫狠男人”比花樣美男更真實、可愛,更招人喜歡不是麼?
另一篇寫道:一出名叫“加油好男兒”的商業男色秀,一部小成本投入卻有大產出回報的娛樂片《發狂的石頭》,把當下銀屏裏最抓眼球的華夏男人劃成了涇渭分明的兩組:前者捧出的是供有閑階級賞玩的“花樣美男”,後者贏得口碑的卻是在肉體和精神雙重疲軟下瘋狂一擊的“蔫狠男人”。在我看來,蔫狠男人,典型的“悶騷型男”,外表蔫,內心剛,不在沉沒中死亡,卻在沉默中爆發,有一股子“不成功便成仁”的狠勁兒。在這個炎熱的夏季,《發狂的石頭》在為觀眾奉獻了一罐非常可“樂”的“冰鎮飲料”的同時,也為華夏銀幕增添了一個從“萎男”變成“偉男”的“蔫狠男人”形象。與此同時,我們記住了老包,也記住了李明揚。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一篇博文寫道:“蔫狠男人”不過是個重新包裝出來的名詞而已,在民間多少年以來早就有著“蔫人出豹子”的俚語,沒什麼新鮮的,不至於讓有的人呈現出如獲至寶大喜過望的樣子,那樣的神經兮兮隻能顯得孤陋寡聞。“蔫狠男人”說白了就是一種性格,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外在的表現就會有所不同,而性格說到底無所謂好壞,“蔫狠男人”才算是男人,“不蔫不狠的男人”就不是男人,這樣的結論不符合邏輯,也經不起輕輕推敲。
就在影評和觀眾對影片和李明揚的表演的各種分析和解構中,擴大了影片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推動了觀影熱潮,票房不降反升,成為暑期檔最黑的黑馬。
上映第三周,票房超過1800萬元的時候,寧號覺得暈了,他揉揉眼睛,晃晃腦袋,以一種最清醒的狀態用力問自己,有那麼好嗎?《石頭》是真的那麼好,還是忽悠出來的?說這話的時候,他人還在成都,腿不停嘴不停地為這塊《石頭》奔命呢。
無數的記者和媒體要求采訪李明揚,可李明揚卻神秘地消失了,怎麼都聯係不上。這段時間李明揚正在全心全意地剪輯《黃金甲》。為了避免打擾,李明揚關閉了手機,隻有唐煙、張一謀、李航和寧號等幾個人知道李明揚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