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謀定五(2 / 2)

李航熱情道:“冒昧相邀,還望張總海涵。我也是久仰張總大名,今日得見實在是榮幸。”

“生意是做出來的,人情是交出來的。都是一個圈兒裏的人,京城就這麼大,自然要多親多近。”

“張總,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李明揚先生,我們公司的董事長,同時也是米國米高梅公司的代表。”

張未平跨步上前緊緊握住李明揚的手,“我早就看著您了,少年有成啊,和您一比,我們這麼年可是白混了。”

李明揚微微一笑:“張總您太客氣了,裏麵請。”

爭執一番,最後李明揚坐了主客,張未平坐在右邊,左邊是李航。

酒菜排開,李明揚首先敬酒,喝的是茅台三十年,一萬多一瓶。

華夏的酒桌文化絕對是華夏文化裏的精粹。幾輪酒下來,三人已經熟得像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張未平在圈裏混跡多年,掌握不少明星的趣事秘辛,幾個段子說得大家哈哈大笑,氣氛相當熱烈。

人言張未平是個語言粗鄙、麵目可憎的人,但交談下來,倒給李明揚一種十分爽直的感覺。

酒過三旬,言歸正傳。

李明揚道:“張總,下午我們和張一謀老師在一起喝茶,聊起他最近籌拍的電影,我們很感興趣。但全國人民都知道,找張一謀拍電影必須得經過您張總,您二位真是雙劍合璧、最佳拍檔啊。”

之所以特意提到下午在張一謀在一起,是因為李明揚知道張一謀一定會和張未平溝通,這樣直接說出來顯得更有誠意。

“說起一謀我們可以說是親兄弟,比親兄弟還親。89年,我們在一個聚會上偶然認識。我當時完全不了解電影,甚至沒看過他一部片子,一謀也不希望給我灌輸什麼電影的信息,但我們特談得來,經常在一起吃喝、郊遊。他基本是聽眾,偶爾也發表一下看法,比如有次我說蟹黃小籠包是最好吃的,他就說羊肉泡饃最好吃。為了說服他,我就帶著他去燕京城各種吃處品嚐,終於有天他說,‘真的發現有些東西比羊肉泡饃好吃,不過我還是最喜歡羊肉泡饃。’就像我不懂電影,他除了電影,生活上什麼也不懂。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成為最好的朋友。張一謀有什麼事,都會打電話給我,請我幫忙。一次,鞏儷母親在燕京生病了,張一謀和鞏儷都不在燕京,張一謀打電話請我幫忙聯係醫院。這樣的事太很多。”

李航問:“你們第一次合作好像是《有話直說》吧?”

“對,就是這部電影。那是95年,當時碰著張一謀,問他最近在忙什麼?他說《有話直說》因為沒有鞏儷,投資方對市場缺乏信心,因此資金遲遲不能到位。我當時想也沒想就告訴他,這片子我投了。2600萬!劇本我都沒看,直接拿錢。最後我虧了1800萬。我當時什麼都沒說,就告訴他:沒事,我們從頭再來!什麼是朋友,這才是朋友。如果隻是吃吃喝喝,那還叫什麼朋友呢。”

看著張未平眉飛色舞、滔滔不絕的樣子,李明揚忽然明白,張未平之所以這麼多年來不為名、不為利,一直綁定張一謀,也許是因為他在張一謀那裏找到了人生的樂趣。

關心和保護別人也是一種很大的心理滿足不是嗎?更何況現在天天記者圍著、投資人求著、院線要看自己的臉色,演員見自己更是像老鼠見了貓,還可以在電影圈裏頤指氣使、想批評誰就批評誰,這不就是成功的人生嗎?張未平在張一謀身上實現了最大的人生價值。

也許他們之間的恩怨隻有他們自己才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