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揚的表現也讓王全部和於楠感到驚喜。李明揚飾演的巴特爾是一名殘疾人,因為打井砸斷了腿,不能行走,肢體動作不多,為了配合影片的風格也不能有太多的表情,更多的是眼神的交流,還有節奏的把握。李明揚把巴特爾對妻子的感情、對生活的無奈、對年青時光的懷念,刻畫的十分深刻。平靜木訥的表麵,卻讓人時時感到火山爆發前的力量。
王全部看到李明揚這麼出色的表現,主動給李明揚加了不少戲份,大段的特寫,充滿力量的畫麵,把巴特爾這個曾經勇士的落魄、麵對生活的無奈以及對妻子、對孩子、對生命的熱愛展現得更加充分,使巴特爾的形象更加豐滿。同時,使圖雅的行為更加合理,增加了影片壓抑的氣氛。在原來的電影中,巴特爾隻是圖雅的陪襯,圖雅是影片中的絕對主角。經過修改後,巴特爾的分量明顯加重,為影片增色不少。
剛開機幾天,李明揚就發現於楠在表演中走路的姿勢很特別,腰部僵硬,肚子努力地向前挺,像孕婦一樣。問了於楠,才知道這是於楠為了模仿當地牧民的走路姿態故意設計的。不過,李明揚卻認為《蒙古的婚事》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唯獨一點遺憾,就是於楠走路的姿勢很不優美,既破壞了影片整體的美感,也破壞了於楠本人在小娛記心中的形象。畢竟電影不是真實生活的紀錄片。李明揚想利用自己參演的機會把這個遺憾解決掉。
這天拍攝間隙,李明揚問了於楠:“餘姐,我發現圖雅走路的姿勢很特別。”
於楠道:“你注意到了?是我想的,圖雅的腰有病,最後也是因為腰病嚴重不能幹活,才被迫改嫁的。我想通過這樣的形體動作,把這一背景表現出來,你覺得怎麼樣?”
李明揚故作考慮道:“蒙古婦女從小就騎馬幹活,跟男人沒什麼兩樣,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結實能幹,腰部挺拔有力。你加了這個動作後,首先給人的感覺不是她的腰有病,而是這個女人不像是蒙古人。”
李明揚觀察著於楠的反應,見於楠認真的聽著,由於李明揚這幾日的出色表現,於楠已經視為表演上的知音,很重視李明揚在表演上的意見。
李明揚繼續道:“我建議按照正常蒙古婦女的形象出現,用夫妻的對話或其他情節透露出圖雅的病,似乎效果能更好一些。你覺得呢?”
於楠考慮了一會兒:“你說的有一定道理,看來是我想多了。等下問問導演的意見。”
找到王全部,於楠把李明揚的意見說了一遍,王全部倒是很痛快:“兩種方法都拍幾條,看看效果。”
兩下對比,正常走路的姿態明顯好於孕婦一樣的姿態。王全部當即拍板:按李明揚的意見來演,並在影片的開頭部分增加了兩句夫妻對話,交待了圖雅的病情,也體現了巴特爾對圖雅的感情。
王全部很高興,對李明揚道:“你的意見很好,還有沒有其他建議,多提一些。”
李明揚看著王全部道:“那我就冒昧地提了,你可不要生氣。”
王全部很是大度:“隨便提。老人家說過:隻要你說得對,我們就照你說的辦。”
對於這部電影,李明揚還真有些想法。經曆了一部電視劇和兩部電影的拍攝後,李明揚已經對拍攝電影的整個流程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並且嚐試著從導演的角度來看待影片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