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來的曆史,這部電影應該是在七、八月開拍的,時間上正合適。李明揚馬上給燕京的李航打電話。
“你好老板。”自從李明揚像變戲法一樣給公司增資四個億後,李航對李明揚更加尊重。
“王全部導演你知道嗎?”李明揚問。
“聽說過,是個文藝片導演,但是不熟悉。”
“我聽說他手裏有個本子準備拍,馬上跟他聯係,就說公司準備投資一部文藝片,內蒙題材的,請他作導演,內容由他定,演員男主給我,其餘演員由他說了算,拍攝資金五十萬是上限,你自己掌握。實際上十萬也能拍,看他的意見,隻要不出格,都可以答應。另外就是時間,《發狂的石頭》預計十一月份開機,要在開機前完成拍攝。”
“好的老板,我現在就聯係。”
“你親自去一趟,一定要拿下來。”
“好的。”
“如果這次合作順利,爭取把王全部導演簽到公司。”李明揚繼續道。
李明揚要參加這部電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於楠。於楠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演員之一,也是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為數不多的華夏演員之一,國際大獎、國內大獎拿了無數。可這樣的演員在國內卻並沒有很高的知名度,也許是於楠的性格,也許是由於她的低調。李明揚一直想看看於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回到江滬已經是深夜,李明揚誰也沒打擾,直接回酒店休息。
第二早上,李明揚準時出現在片場。
於導正在組織劇組的演職人員圍坐在一起進行例行的圍讀。所謂“圍讀”是於祖仁導演獨創的一種工作方法。就是大家在一起讀劇本,有誰的詞時就誰讀,誰都沒有的詞時就副導演讀,所有的編劇、美術、攝影什麼的都坐在旁邊聽。通過這種方式,一是導演可以進一步理清拍攝的思路,二是演員和部門職員更明確自己的任務和彼此的配合。
於導見李明揚進來,衝李明揚點了點頭,沒說話,示意李明揚加入。李明揚悄悄地坐在角落,聽著大家讀劇本。
實際上如果連飾演替身都算起來,李明揚大小劇組已經參加好幾個了,他發現每個導演的工作方法真的是不同。有的導演喜歡和演員交流,有的導演喜歡放任演員去表演,有的導演則喜歡獨自沉思,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構建電影。於導屬於能各劇組成員溝通交流比較通暢的導演。而在好萊塢,一切都是程式化的,除了那些大導、名導,普通導演很難有機會展示個人特色。
圍讀結束,於導過來對李明揚道:“回來的正好,這幾天有你的戲份,做好準備。”
拍電影和拍電視劇最大的區別就是,拍電影是需要拍出演員內在的情緒來,要求演員進入到劇中的狀態才能拍,狀態不好肯定就不拍。不像電視劇,對演員細膩的程度遠小於電影,演員感冒成什麼樣都能照拍不誤。
李明揚笑笑道:“隨時可以。”
於導認真地看了李明揚一眼,見李明揚不是在開玩笑,道:“那就明天開拍。”
李連捷來到李明揚跟前,“阿揚,都處理完了?”
“都處理完了。不好意思捷哥,又耽誤了這麼多天。”
“沒關係,你的戲份不多,沒耽誤拍攝。”
“最近身體怎麼樣?”
“正要和你說,自從上次你幫我治療後,我按你教的路線養氣,現在感覺身體非常好,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氣。”
“那就堅持修煉,身體會越來越好的。”
拍攝開始,李明揚今天沒有戲份,像以前一樣來到導演的身邊,學習導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