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精神(2 / 2)

吳執牛,華夏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1952年出生四川。吳執牛創作的一個重大特色,便是對戰爭的思考。戰爭與人的關係,消洱戰爭,呼喚和平,是他創作的母題,尤其喜歡在戰爭中挖掘深層的人性,有人送給他個名號“嗜血導演”。

吳執牛是個寡言、孤僻的人,身在文藝圈,不喜歡去結交圈子。但卻非常的賞識和器重聶原,通過《天地糧倉》、《汗血駿馬》到《貞觀之風》這三部曆史巨製的合作,二人結成了亦師亦徒、亦父亦子的深厚情誼。吳執牛導演曾表示,聶原是國內非常少有的“血性”的男演員,是題材飽滿的作品最難得的主角人選。與很多憂鬱派或者俊俏小生不同,聶原個性硬朗堅毅,最適合演繹血氣方剛充滿理想色彩的角色。

聶原找到吳執牛時,吳執牛正在看著分鏡頭劇本,想著今天要拍的戲。聶原推門進來,說道:“牛導。”

吳執牛不用抬頭就知道是聶原。因為在劇組中隻有一個人喊他“牛導”。這還是合作第一部戲的時候,大夥都說吳執牛導的戰爭戲特別牛,聶原開玩笑說,“那以後就叫牛導吧。”以後那個劇組的人對吳執牛通稱“牛導”。到了新的劇組,隻有聶原依然這麼叫,可別人卻不敢這麼叫。

吳執牛抬頭看著聶原。聶原不好意思地用手抓了抓頭發,道:“有個事兒求您。”

吳執牛笑了。聶原輕易不求人,所以有求人的時候就非常不好意思。

聶原對吳執牛講了昨晚的事。吳執牛聽了,嚴肅地對聶原道:“小遠你太冒失了。你知道你現在的地位和名聲來的多不容易,很多人一輩子努力都達不到你的位置。昨天萬一沒有李明揚,你的演藝事業就毀了。”

聶原道:“所以我特別感激李明揚,真心要幫他。”

“你打算怎麼幫?”

“你想當演員,我想看看咱們的戲裏有沒有合適的角色。”

“他演過什麼作品?”

“他說他當過替身。我想演戲基本的常識應該懂。”

“就是說沒演過戲嘍?”吳執牛搖了搖頭。

“替身也算演員。”聶原小聲嘀咕。

吳執牛道:“小遠你輕易不求人,這個忙兒我怎麼也得幫。你看這樣行不行,把李明揚找來,我看看,如果能行,就看咱們的戲裏有沒有合適的角色,如果不行再想辦法。”

“啥也不說了,牛導太夠意思了。”聶原興奮道。

“你先別高興太早。如果不行,我是堅絕不給麵子的。而且即使他會演戲,現在劇中的主要角色也已經沒有了,主要角色也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主要還得製片同意,這個你懂。現在隻有一些大龍套的角色給他爭取一下。”

“那也比群演強多了。沒問題,明天我就讓李明揚來試一下,如果李明揚演戲不行再想別的辦法。”聶原道。

出了牛導的房間,聶原興衝衝地給李明揚打電話。

李明揚接到電話也挺高興。對於今後的發展李明揚隻有一些初步的想法。雖然知道未來娛樂圈的發展,但怎樣進入娛樂圈仍然是個問題。而且做演員自己還是個新丁,根本沒有正式的演出經曆,想要找個合適的角色也不太容易,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鍛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