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隨著氣溫逐漸上升,村頭大槐樹底下一到傍晚就聚滿了老老少少,十點鍾往後才會漸漸稀少。
在這裏沒有廣場舞,沒有音樂噴泉,更沒有性感女郎,也沒有偶買噶,有的是無盡的故事,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而且是全免費的故事,每個故事的演講者都要比一些演講名人敬業太多太多。
我叫高益,生在張家村,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跟著爺爺到老槐樹底下乘涼,聽他們說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直到現在好多故事也讓我記憶猶新。
記得那是我十歲的時候,爺爺說晚上要帶我去乘涼,我樂顛顛的跟著爺爺就去了,一到大槐樹周圍就看到好多人已經在哪兒談笑風聲。
小孩子都在一旁打鬧,不時有大人製止著,我性格有點兒多樣性,怎麼說呢,有時候喜歡玩兒,有時候又喜歡安靜。總之就是朋友少,總是被人欺負。正想去找同伴玩兒就聽爺爺說道。
“益子,別跟那些大孩子一塊玩兒”爺爺說著拉著我的手就走進了一群老頭老太太的圈子。那時候也沒覺得有什麼。在別人眼裏看來還是蠻怪的。一個小孩喜歡跟一群老頭兒一塊兒聊天,但其實大多數時候我隻是豎起耳朵在聽他們講故事!
益子我的小名,後來我才知道爺爺之所以不讓我去玩兒,是因為看到了那個叫李毅的孩子,這個李毅基本上跟我熟悉的人都不喜歡他。
“當時啊,那浪頭老大了,差點兒沒把我命要了”說話的是張爺爺住村口哪兒,這群可愛的老人很是和藹可親,對我們這些半大孩子都很好!
“哈哈,你這不還活的好好的!聽我說,我給你們講點事兒”
有人打斷了張爺爺的話,我反正也沒聽前麵到底發生了什麼。就跟著爺爺坐在那略帶溫度的石頭上。
“老高來了啊”
“剛來剛來……你講你講,我聽著呢”
爺爺跟他們打著招呼!
我盯著王爺爺那張布滿歲月痕跡的臉頰,認真的聽他講述曾經的故事!
“幾十年前,那時候我還是個半大小子,跟著村裏的大孩子學著打彈弓”農村的孩子應該都知道,彈弓這東西挺好玩兒的,柳樹跟榆樹上很多y字型的樹叉,彈弓就是用這玩意兒做的!
去小賣部再買幾根橡皮筋,我們那兒管這東西叫“雞腸子”,因為外形很像!再找一隻廢棄的皮鞋或者什麼皮質的物件,用剪刀剪成褲帶般寬窄,四五公分長,然後對折。對折後再把皮革兩邊剪出兩個小洞,供皮筋穿過!
這時候就需要y字形樹叉了,把樹叉頂端用小刀刻出兩道小槽,皮筋就卡在槽裏,這樣的話皮筋不容易脫落,還美觀!一切就緒用細線分別綁緊,一個彈弓就做好了!
“有時候也上樹掏個鳥窩什麼的,偶爾跟這他們上山偷果子,下河摸魚!那時候要多自在有多自在”
王爺爺說完裝滿煙袋鍋子用火柴點然後狠狠吸了一口!
“跟我一起玩兒的有個娃兒叫劉叢,那家夥彈弓還是我給做的,他也不怎麼會玩兒,不過打人家燈泡玻璃啥的,總能蒙幾個”
打了人家燈泡玻璃啥的,那不得被人罵死,看不見到還好,看見了不僅得賠錢,還得挨揍。一旦發生這種事情要麼你把彈弓扔了,跟追出來的人指著某條路說你看到他了,往哪兒跑了!要麼你就躲起來,或者一個字,那就是跑!
最明智的選擇那就是別玩兒,可是那時候能有點兒樂趣的事情就是彈弓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