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已經轉暖,路邊的楊柳露出嫩綠的新葉報告這春天的信息。古老的城牆曲曲折折,勾勒著城內外墨綠色的圖畫。
城門已經大開,附近的百姓提著采集而來的一些農作物來換錢,以換取生活所必須的油鹽醬醋。
運氣好一點的話,還可以再買些布匹釵子之類的裝飾。當然,對於收入相對再好一點的縣吏富商,生活就更要好很多了。
國家安定,商賈就會興旺。
多年的安定,東嶽的經濟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大批富甲一方的商人。
其中最富有的,莫過於扶蘇的王家。
扶蘇是東嶽僅次於京都的第二城市。和京都森嚴的等級相比,相對寬鬆的扶蘇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沃土。而王家,就是這商門中最壯大的一家。
民間傳言,京都皇城,扶蘇王府。
端看這句話,就知道這王家有多麼出名了。
王家,掌握財富的卻是他家的大兒媳楚鸞月。
聽說她才資過人,又有手段,幾年間便將王家商鋪的錢財翻了一翻。
一個明媚的上午,陽光柔柔地從窗楹入射了進來。楚鸞月正斜靠在賬房的坐塌上對賬,單手將算盤打得啪啪作響。
“十兩,二十兩,七十兩……”
“哎,不對啊。”感覺到賬簿有點問題,她又將賬本翻過來比對了一下,還是感覺不太對。
哪出問題了?
“小姐啊,奴婢說了你幾遍了,你現在是大戶人家的掌門媳婦了,不能像以前一樣沒規矩了,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彩雲從外店進來,看見她家小姐又躺在了書房的坐塌上,一隻腿還翹了起來,在空中擺啊擺,連忙跑過去糾正。
幸虧沒人看見,這要讓人知道了,不得讓人說她楚家沒規矩,不會教養女兒。
“彩雲,我知道哪不對了,三公子又娶了一房小妾,還沒記賬,趕緊記上。”楚鸞月爬起來,趴在書桌上,在紙上添了幾筆。
她就說麼,她記得這麼清楚,怎麼會對不上。
楚鸞月此生最愛的隻有兩個,金錢和美食。前者畢生追求,後者寧死不放。
“小姐啊,俗話說得好,這……”見她沒反應,彩雲準備好好給她說道說道。這女子最重要的就是舉止形態了。
“停,停,停,說吧,發生什麼事了?”見彩雲又要開始她的俗話說了,楚鸞月立馬坐起來轉移話題。天知道她有多害怕她的俗話說。說起來那是驚天地泣鬼神,幾天幾夜都講不完。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鄰居有兩個小孩打架了,彩雲過去,一頓俗話說,結果把那兩個小孩說得不勝其煩,從那以後,隻要遠遠見了她就躲,跑得比誰都快。
所以楚鸞月決定,以後誰惹了她,就讓彩雲來一段俗話說。
“小姐,不是。”許是覺得她屢教不改,彩雲也不在多說,隻將楚鸞月的賬本收拾起來,摞在書桌邊上。這小姐,好歹也注意下個人形象啊。
且說這楚鸞月出生楚家,嫁給了這第一富商王家。由於是長房,所以成親之後,她的公公,王臨川便將這家業傳了下來。可是她的相公又對這生意不感興趣,所以這生意就落到了她手裏。
所以,見剛才的情形,她第一反應便是店鋪出啥事了。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