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東邊三公裏處,因西周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並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得名,是一處環境優美的風水寶地,整座山占地麵積為二十六平方公裏,海拔二千二百米。
民國二十七(公曆1938年)年七月中旬的一天傍晚,老君山附近的村落裏駛進了一輛卡車。卡車停下後從車廂內下來了一群人,約摸得有十五、六個。這些人徑直走進村裏劉老頭所住的院子,緊接著小心翼翼的關上了門,給人一種神神秘秘的感覺。他們在正堂屋子的地上圍坐了下來。隻見一個滿臉絡腮胡子大概三十多歲年紀的男人對旁邊一個二十多歲瘦瘦的年輕人說道:“東子,你小子家傳的這張藏寶圖靠不靠譜,不會是假的吧,要是假的你把這些爺們哄這麼遠回去我可繞不了你。”
“我日你哥!!!照你這麼說老子早知道就不拿出來。”被稱為東子的年輕人心中暗罵了一句,但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這名年輕人好像有些懼怕絡腮胡子,嘴上卻沒有那麼說。隻是略顯委屈的說道:“四哥,你再借我倆膽我也不敢忽悠大家,真是在我家地下挖出來的東西。那鼎看著也怪有些年頭啦。要不是上個月我回家省親,收拾屋子的時候無意中給翻了出來,還真不知道家裏有這個玩意。藏寶圖就是從那個鼎裏麵發現的。要說真假這我可不敢保證,咱這倆天上山看看不就知道啦。”
“好啦!!老四,別說了。咱們來都來了再討論真的假的還有啥意思,明天一起上山看看再說。這小日本進中國打仗都打了一年啦,政府忙著抗日沒空管咱的閑事,咱們才能有機會安心過來倒這座鬥,要不然還真不方便。”旁邊一名三十歲左右麵相顯得比較精明的男人打斷了二人的爭論。
“二當家說的是!!!”那名外號叫四哥的絡腮胡子點頭哈腰的向說話男子巴結道。
四哥原名劉大壯,家中兄弟五個。因為排行第四,所以大家一般都稱呼他為老四。被稱為二當家的精明男子名叫張亦凡,是盤踞在安徽黃山附近青雲寨一夥土匪之中的二當家,周圍這群人都以他為首。東子原名李東,從小就是孤兒。後來被倆個好心的老頭所收養,從那之後李東就稱呼他們為大爺爺和二爺爺。而收養他的這倆個老頭據說祖上幾輩人都是靠倒鬥維持生計。原本三人一起相依為命,雖然苦了點日子倒是還能過的去。可突然有一天他的倆個爺爺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古墓,結果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從那天起他開始無依無靠,隻能靠四處討飯為生。後來有個土匪無意中發現了他,就把他帶進了匪窩。之後李東就跟著土匪們一起生活。
“東子,那份地圖真的是從你家家傳鼎中發現的?”二當家皺了皺眉頭。
“絕對是真的!!!我都說了無數次了!!!”李東此刻臉上隻剩下了苦笑。他想了想,好像為了讓大家更相信。他接著說道:“除了那份地圖之外這次我還找到一些墓室記錄。說起這份地圖的來曆也巧了,我前段時間回家本來想看看倆個爺爺回來了沒有,結果發現他們沒有回來我本來立即要走的。走之前我就想著看看家裏是不是還有啥值錢的東西,就把屋子翻了一遍。結果還真在幾塊磚頭的下麵發現了一個青銅鼎。鼎裏放著的就是這張地圖。”東子說著從懷裏掏出一份黃色的牛皮地圖。一看就是年代久遠的東西。黃褐色的牛皮上麵充滿了古老的氣息。東子慢慢的打開了地圖,首先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是五個古篆體書寫的大字,再往下看去滿張地圖畫滿了山川的圖案,山川的中間畫著各種神秘的線條,看上去好像是各種指引的路線。山體的上方標注著一個通道形式的入口符號,入口處與下方的各種路線緊密相連,旁邊還有些古篆體小字。不出預料應該就是對於入口位置的注釋。
“東子,這些古字都找人問過了吧,真是仙宮老君墓這五個字?”二當家追問道。
“嗯,當時我把字全都比著描了下來,然後把字打散了分別找了幾個研究古文的老學究翻譯的,後來我又對應著注釋把牛皮上所畫的山川與地圖做了比對。二當家,絕對是這個地方沒錯。”東子點了點頭。語氣肯定的回道。
“二當家,你說這墓裏會不會有妖魔鬼怪一類的玩意?想想老子心裏就發毛。”旁邊圍坐的一個身材不高腰圍得有三尺外號叫大頭的土匪問道。
“看你小子這膽子!!!怕個啥,幹完了這一票咱們山寨的幾百弟兄以後的吃喝就不用愁了。再說咱們這次出來大當家怕咱出啥意外,不是專門想辦法給咱每人都配了歪把子機槍跟手榴彈嘛,管它是啥怪物的見了就給一梭子,不信它不玩完。” 二當家沒好氣的瞪了那名叫大頭的土匪一眼,之後轉身對著旁邊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吩咐道:“四眼你帶幾個人去把咱卡車裏帶的武器彈藥都給卸屋裏,小心點別叫人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