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山西省很偏遠的一個村子,村子在山坡上,常年缺水,這裏的人們種土豆,種玉米,每年的收入勉強夠糊口。孩子們一身衣服不知道穿多少年,哥哥穿完給弟弟,每天村口的土坡上一幫野小子打滾撒歡,滾得一身黃土,回家再被爹操著鞋底子追的滿院打。
根子從記事開始就在這個小村莊裏,跟著爺爺生活,從小就記得滿村的人都極尊敬爺爺,連最牛逼的村長見了爺爺都要哈著腰客氣的喊聲“寶叔”。
從小全村的人都喊自己根子,也不知道大名,後來大點了問爺爺自己姓啥,大名叫啥,被爺爺給了一煙袋,“廢話,跟爺爺一個姓,姓張,叫根子。”
村子裏孩子們都沒學可上,從小跟著父母下地幹活,根子算是一個異類,倒是從來不用跟著爺爺種地,每天跟著爺爺看些奇奇怪怪的古書,爺爺也不給講,就是要根子死記,反過來調過去的背,背對了能吃肉,背不對就是一頓煙袋。
到根子十幾歲的時候,根子記了一肚子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又拗口的條條文文,問爺爺,為啥記這麼些沒用的東西啊?爺爺嘬著煙袋告訴他,“沒用?等你十八歲了,爺爺給你點清靈,你就知道這些都是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了。”
根子家裏常年供奉著一張畫像,畫像中的人濃眉大臉,紅頂綠眼,鼻子高挺,垂手過膝,絡腮大胡子,十分威武。每次爺爺磕頭上香,都要帶著根子。根子小時候一直不知道是誰,隻管悶頭磕頭,後來才知道,供奉的是張道陵張天師。根子看村子裏其他人家都供奉的什麼灶王爺灶王奶奶,要麼就是觀音菩薩、財神爺,心裏納悶,問爺爺為啥,爺爺還是老話,“長大告你。”
從小根子就經常看到有人來家找爺爺,進了屋爺爺招呼喝茶,根子就去燒水、沏茶,然後被爺爺攆到屋外頭,這些來看爺爺的人出門時有哭的、有笑的、有愁的、有喜的。根子問爺爺咋回事,爺爺每次都說,現在你小,大了你就啥都懂了。
有時候爺爺還會把自己的桃木劍,黃表紙畫的符,打了包裹跟著來找爺爺的人出門,短的當天就回來,長的要一兩天,從來沒帶過根子,每次出門都交代好根子,“爺爺出門幹活,廚房裏有米麵,自己做了吃。”一直到根子十八歲的時候,根子才知道了自己的爺爺的不平凡。
根子十七歲那年,一天,一幫人來找爺爺,一個老頭帶著六、七個後生,老人進屋找爺爺,幾個後生就坐在屋外頭等著,根子搬過來桌子,給沏上茶水,一幫人都一臉焦急,沒個有心思喝茶的,低頭不知道嘟囔啥,後來其中一個人問根子,“你是張神仙啥人啊?”
根子第一次聽有人這麼稱呼爺爺,老實回答,“他是我爺爺,咋了?”
一幫人都不說話了,直眼看著根子,忽然,呼啦啦都跪下,給根子磕頭,根子嚇得茶壺都掉地下了,趕緊往起扶,“我個小娃娃可受不得你們這個啊,趕緊起來,趕緊起來,有啥事跟我爺爺說去,這是幹啥?”
跟根子搭話的那個後生一邊磕頭一邊說:“您要跟張神仙說說好話啊,救救我家啊,我家不知道被啥纏上了,全家都不得安生啊,死的死傷的傷。救命啊小神仙。”
根子徹底被弄懵了,這時候根子爺爺,推門出來,身後跟著那位年長的老者,老人一看,皺著眉頭就罵起來:“都鬧球啥了,一幫大後生有個人樣子沒有?嚇著人家娃娃。全給老子起來,沒球出息的樣子,都死得遠遠的。老神仙答應跟咱去看看,都起來!”
眾人一聽根子爺爺答應去,都扭過身衝著根子爺爺一邊磕頭一邊說:“多謝神仙搭救啊,多謝神仙搭救!”
根子爺爺理都不理這幫年輕人,走過來交代根子,“爺爺出門幹活,自己招呼的吃了睡覺,有個一半天就回來了。”
根子看見爺爺身上背著包袱知道又要出去幹活,也沒多說,答應一聲就看著爺爺跟著那位長者,這幫人屁股後麵老實跟著出去了。哪知道,一等四、五天一點消息都沒有。
等到第六天,根子有點慌了,往常爺爺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不回來,即使要晚幾天,爺爺也會托人捎個信回來。根子跑去村長那裏,問村長咋回事,村長告訴根子,鄰村出了挺大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也知道那個村子的村長帶著事主來請根子的爺爺。這麼多天根子爺爺沒回來,他也覺得蹊蹺。本來就準備明天去看看,正好根子也來問了,告訴根子,“明天一早,我你去隔壁村看看,問尋問尋,看看咋回事。”
根子這才放心回家,當天晚上,根子就覺得心裏不大踏實,翻過來覆過去在床上烙餅,到後半夜才迷迷糊糊睡著。
第二天,一大早根子被村長喊醒了,一咕嚕爬起來,開門看見村長領著幾個村裏的後生已經在門口等著了。急急忙忙,臉也沒洗,穿上衣服,鎖上門跟著村長往隔壁村子趕去。
隔壁村子跟根子他們村差不多,也是比較貧瘠的村莊,根子住的村子叫北張村,隔壁的村子叫南張村,有條小河在南張村的邊上流過,南張村多少比北張生活稍微好些。
路上村長告訴根子,南張村出事這家人姓孫,外來家,(村裏管不姓張的人都稱作外來家,其實也在村子裏住了幾輩子了)大兒子在城裏打工,好像掙了幾個錢,要接老爹去城裏,老人在村子裏住了一輩子,不願意去城裏,嫌鬧騰,於是這個兒子回來給老爹蓋房,蓋的還是外國樣式,又是花園又是水池,還說叫啥“別樹”,還找了個城裏的大師來看風水,城裏的大師說那塊地是快好地方,旺這旺那,一家人高高興興蓋好房,房子蓋起來周圍村裏的人都跑來看了個遍,搬家的時候還請全村子的人去吃飯,連北張的村長也請去了。飯桌上孫家大兒子還說要投資搞養殖,要讓北張南張兩個村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