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三策,可永占敬河之地,望殿下細聽,一、梁皇失德敬河之地已盡失民心,殿下可免其賦稅、賜金銀,廣施仁德,如此可收臣民之心。二、敬河終究是梁地,大梁曆代已經營千年,其民或因一時之利臣服殿下,然終有複叛之憂,殿下可令我天命子民遷居敬河,敬河之民遷與各州,許以產業、分而治之。三、臣請殿下允將敬河之民編入我天命軍製,再請予敬河氏族以官職、並力促通婚,三策若施、則百年之後,敬河無憂已。”
“今敬河戰事已畢,臣不日當可還朝,殿下重托、麟終不負望,幸甚、幸甚。”
思琴念完,整個天命殿內鴉雀無聲,魏敬忠雙目含淚、嘴唇微顫,在場大臣中,隻有他是最激動的,也是心中最五味雜陳的,滅敵三百餘萬,盡占敬河之地,創下如此功勳的可是他的孫兒,他一直以來最不成器的孫兒。
伊天書有些感慨的拍了拍魏敬忠的肩膀,老禦史此刻的心情他了解,關於他這個長孫,當年可是差點成為整個皇城的笑話。
魏宇麟五歲之前表現平平,五歲之後修行之路坎坷不斷,魏族中與他同輩子弟,最差也是十二歲凝真,他卻直到十五歲仍是初武十重,並在其後幾年裏仿佛被禁錮了般,一直如此。
家族嫡係子弟還是長孫,魏宇麟這點修為顯然是要被家族放棄的,即便身為爺爺的魏敬忠都無能為力。
羸弱的實力,糟糕的天賦,以及族中待遇的下降,魏宇麟自然召開了許多人的鄙視,但原本這些鄙視也隻限於族內,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
那是魏宇麟十九歲,與他訂婚的女方不知何故竟然公然悔婚,並在當年的千秋宴上,將魏宇麟狠狠羞辱了一番,自那之後,魏宇麟徹底淪為皇城笑柄,並被家族所徹底厭棄。
人人都認為魏家出了個廢物,卻不想那魏宇麟小小年紀,雖天賦不高卻極有毅力,受了那般重的打擊後,隻消沉閉門了三日,三日後他邁出族門,遍訪皇城及周邊各派各門,以求突破自身製浩。
儒、佛、道、魔、妖,凡是有希望的地方他都去了一遍,有時為了能進山門,不惜枯跪百日。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三年前聽說魏宇麟拜入了清明上學宮,正式修行儒道,並在一年後順利打破製浩。
原本那時得知消息後隻是為忠老欣喜,沒想到今日再聞,這魏家的廢柴,竟已騰空化龍,聲名鵲起啦!
“誰說沒有武道天賦就注定平凡一生,有些人雖手無縛雞之力,但依舊能攪動風雲,名傳天下。”
掃了一圈這天命殿內神態各異的大臣們,伊天書知道,此戰之後魏宇麟這個名字必傳遍天罰,並且看霄兒之意,此子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
思琴念畢退回原處,林霄緩緩站起,俯視殿下鴉鵲無聲的眾臣道。
“前日北冥來報,前線告急、大軍連戰連敗,眾臣多有諫孤者,言、宇麟年少、輕狂不知兵事,又言、宇麟擅媚少謀、佞臣也,應盡快拿回皇城治罪。孤不允,遂請眾臣靜待,十五日為限。”
“如今不過五日,北冥大捷,敬河之地盡歸我天命所有,諸卿還有何意?”
淡淡的詢問,所有人沉默,在事實麵前他們沒有任何說辭,眾臣的反應早在林霄預料之中,林霄在靜待一息之後,無不感慨的道。
“世人多以資質論優劣,殊不知螻蟻亦有青雲誌,庸才、庸才,沒有進取之心的才是庸才,隻要找對方向、持之以恒,焉知沒有成龍之日!”
“宇麟雖武道平平,但論理政、輔國眾卿有幾人可比,孤今日便可斷言,它日宇麟、必成我天命支柱、世之楷模。”
林霄這一言說的極重,眾朝臣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含義,有些人已經泛起了別樣心思,打算下朝以後和魏敬忠聊聊。
“恭喜殿下喜得良才,天命之福、億民之福呀!”
幾乎是在林霄話語剛落,伊天書便出班高喝,這讓原本已經邁出一步的磊石暗罵一聲老狐狸,隻得隨眾臣高喝。
“恭喜殿下……。”
抬手示意眾臣安靜,林霄接著道。
“關於麟統領所奏之事,諸卿有何建議。”
李天豪第一個出列,高聲道。
“麟小子這策略好呀!奪土不如奪心,我軍部定當支持。”
王乾坤也一步跨出,跟著道。
“兵部全力支持,定當在一月內,重新構建敬河防線。”
其後,戶部尚書雲華、吏部尚書許冠傑紛紛表態,一時之間,安靜的大殿熱鬧了起來,各種補充建議紛紛提出,天命眾臣空前的一至,這種群臣共諫的熱鬧場麵,已經很久沒在這天命殿內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