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1 / 1)

“不管這個世界上有多少陰暗,總有陽光試圖把一切照亮。”

——拉古圖《論帝國的數百年》

“越是偉大的人物,往往會有一個淒慘的童年;越是偉大的著作,往往會是一個平凡的開篇。”

——今見在《念那些偉大的人物和偉大的著作》

這本書,就是一個平凡的開篇。

…………

在這些偉大言論誕生前的數千年前……

大夏曆二十五年秋,八月二十三,是一個晴天。

紅彤彤的太陽掛在西山頂上,眼看就要垂落地平線。

時令已過中秋,過去數個月老是刮起的小南風已經偏轉,想著法兒繞過那座高大的西山,把絲絲清涼撒在人們臉上。

幾株老槐樹耷拉著已經泛黃的樹葉,靜候著宮門裏那個始終無法傳出的噩耗。

一騎紅塵,在宮門前的禦道上急促而來,身穿紅色鎧甲的將士再也顧不得宮門前嚴禁喧嘩的禁令,大聲喊著:“太子殿下東山遇刺,大將軍王已率軍進京,請快快稟告太後,快……”

將士話尚未完,從遙遙禦道的另一頭突然飛出一片黑色箭雨,把紅色鎧甲的將士和那頭高頭黑馬像篩子一樣釘在地上,接著,一片轟隆隆的馬蹄聲傳來,數千身穿黑色鐵甲的騎士像是一片烏雲般從禦道另一頭壓來。

穿著黑色鐵甲的軍士騎著同樣披著黑色鐵甲的戰馬,踩過紅色鎧甲的將士還有那頭高大黑馬的屍體,然後趟過宮門,趟過大殿,趟進後宮,帶來一片比夕陽還要濃稠的血紅。

軍刀閃亮,映著陽光,馬鳴噅噅,攜著死亡。

宮女太監的屍體倒在路邊,大都是被一刀割喉而過;有幾個大臣剛從大殿裏出來,伸出手指正要呼喝,頭顱飛天,怒目不能閉。

宮中的侍衛刀未出鞘,已被一箭釘在地上;宮裏平時豢養的那些皇家高手,此時卻不知道躲到了哪裏。

黑甲騎軍在宮中來回穿梭,見人就殺,遇人便砍,殺不到砍不著的立刻就彎弓搭箭。

天已快黑……

宮門外。

一輛八匹紫獅靈獸拉著的烏蓬大車姍姍而來,悠哉悠哉,像是逛街趕集一般。

大車在宮門前停定,強壯的車夫跳下車轅,伸手拉開車簾,恭敬的彎腰。

一位隻穿一身普通布衣,三十來歲的中年人滿麵笑容的走下馬車,先是對著車夫道了聲謝,然後向著宮門處走去。

早有兩位黑甲將軍在宮門前迎接,一見中年人過來,馬上趨前幾步大聲說道:“恭迎大將軍王。”

“宮裏情形如何?”中年人問道,臉上笑容不減,十分和藹。

“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兩位黑甲將軍同聲答道。

“好好好好。”中年人連說了四個好字,繼續滿麵笑容的往宮門裏走去。

這一天,正史稱之為血陽日,野史稱之為血變天。

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大夏帝國不論是政體還是國體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野史有載:大夏帝國二十五年中秋後八天,帝崩,宮中秘衛秘不發喪,大將軍王林嘯聯合諸王率軍進京,殺太子有橋於東山驚魂坡下,後嘯率軍攻入禁宮,殺宮人近萬,太後、王後以及各宮妃嬪,王子公主盡皆罹難。

新年過,諸事定,嘯始發喪天下,接帝位,與十王裂分天下,共治之。是時先帝屍已不存,止有枯骨……

不過《大夏通史》是這樣記載的:大夏帝國二十五年秋,年四十二歲太子有橋驕奢淫/逸,不專國政,帝欲廢之。橋遂召武者入內禁,欲逼宮,殺宮人近萬。太後柳氏,王後呂氏以及各宮妃嬪,王子公主皆罹難。

是年,大將軍王林嘯領密旨,潛回京,誅有橋,平反亂。

又一年,帝崩,傳位與嘯,改年號臨統,是年為臨統元年。

嘯即位,分封十王,稱十殿,共掌國事;裂土開疆,帝國裂而為十,互相傾軋,國力漸虛,遂無力北抗魔族,西拒諸妖……

不過這些正史也好,野史也罷,所記載的這些東西到底誰真誰假,和我們這本書的主角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毫無關係。

血陽日後三月,已經臨近新年,都城寶靈照樣熱熱鬧鬧,掛彩披紅,人們殺雞宰鴨,殺羊宰豬,高興的嘻嘻哈哈。

不過這些和我們這本書也沒多大關係,如果一定非要扯上一點關係的話,那就是剛好在這個時候,大夏王朝東南海邊的一座三麵環山,一麵臨海,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小漁村裏,來了一對婆孫。

婆婆五十來歲,銀發滿頭;孫女三歲,玲瓏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