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卡片紀元(1 / 2)

4000年前,世界上首次有人提出卡片理論,認為卡片是另一種形式的科技,甚至有很大的可能發展成為淩駕於科技之上但卻更容易受人們支配的存在,並向世人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很快,他的理論猶如一枚出膛炮彈般落入科學界中,頓時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各領域的學者都對他的理論作出了回應,有質疑的,有不屑的,有嘲諷的,有誇讚的,有鼓勵的,但無一例外地都不相信他的理論可以成為現實。畢竟他的理論聽起來實在太玄乎,就像小說中那些東西一般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中。

但是,偉大的先驅者並沒有放棄,而是把自己的一生都耗費在了研究卡片理論上——盡管直到死去,他的理論都無人問津。

然而,曆史似乎總是存在了戲劇性,那些在當時的時代默默無聞的社會棄兒在死後卻往往能夠成為名聲傳遍天下,受後世讚頌景仰的偉人。

不過,那毫無意義,至少不能夠對那些已經死去的人產生任何作用。生前不受人待見,死後再風光又如何呢?那些風光或許是屬於他們的,但這些被強加給他們的東西卻與他們沒多大關係,終究是拿給能看見的人看的。

整個世界是一個大舞台,曆史是劇本,人類則是最出色的演員。他們表演著那些為人們所知和不為人們所知的秘密。然而,不論他們多麼賣力地試圖去誤導觀看者的思維,都無法改變那個終將到來的早已注定了的結局。

卡片理論被發掘出來了。

不過,這已經是那位無名的卡片理論的創作者死後三百年的事情了。

有心人士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猶如天方夜譚一般的卡片理論居然真的存在了可行性。

但仍舊有一個巨大的障礙阻擋了人們前進的腳步。那就是,如果真的如那位無名的偉人在理論中所講的那樣,隻要將一些特定的具有共鳴屬性的材料通過一定的手段融合,並在其內部構建某種結構,就可以引導多種材料相互融合後衍化成的新生物質產生具有神奇力量的特殊屬性的話,那麼,該怎樣才能讓這種力量發揮作用呢?簡單點理解就是,怎樣才能讓一架不附帶遙控器的玩具飛機起飛呢?

不過,被這個問題困擾著的同時,一些人已經開始攻堅起另一些難題了——如何找到合適的具有相融共鳴屬性的材料?又該如何在它們的內部構建相對穩定的結構?而且又該構建什麼樣子的結構?

第一點很容易地被人們解決了,原來他們發現,這個世界上可以共鳴的材料非常少,但是幾乎所有材料都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相融,而隻要是可以相融的材料就有可能衍化出具有特殊屬性的新生物質。

而卡片理論的創作者明顯沒有發現這一點,所以他的理論才給人一種不可能實現的感覺。

第三點在數十年之後也迎刃而解,因為不斷嚐試的科學家們終於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結構——能量結構。而所有的物質無疑都具有能量,這樣就令卡片理論有了實現的可能。

可第二點卻將所有人都卡住了。

直到四百年後的某一天,突然有人提出,可不可以靠想的?也就是,我想一個結構,卡片內就出現一個結構。我腦子一動,卡片就自己飛出去打人了。

提出這個想法的人頓時遭到了其餘人無情的嘲笑——你看電影看多了吧?這種隻有小孩子才會產生的幼稚想法你也好意思說出口?

普通人從不相信自己無法做到和難以解釋的事,盡管他們從不吝惜自己的幻想,但等到說出口的時候卻成了一句變了味道的——那種幼稚的事情你也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