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身已經找到了,說是屍身不如說是骨架,除了頭骨裏還掛著些許碎肉,整個骨架已經空了。
為了方便官府檢查,國安寺臨時空出了一個房間停放屍體。
這些於歌都不知道,等她察覺到饑腸轆轆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兩夜。
“小茹,已經什麼時辰了?”於歌走到門外,天空露出柔和的紅光,目光所及之處都帶著暖暖的色彩。不知道這是早上晨曦將露還是傍晚落日餘暉。
“回小姐,卯時三刻。”小茹正在整理一堆衣衫,見於歌終於走出門外,停了手上的活計,從旁邊的小爐子上端出一個小砂鍋,裏麵咕嚕嚕的煮著清粥。
“小姐快來用些早點吧,您已經一天沒有進食了。”小茹從砂鍋裏乘出一碗放到於歌麵前,雖然是簡單的菜粥,但是香味濃厚,正適合於歌此時的腸胃。
於歌一邊喝粥,一邊看著小茹繼續捯飭那些衣物配飾,其中一套正是自己前日裏穿過的。
“小姐,您覺得這套怎麼樣?”小茹挑挑練練,最終拿出一套蓮青色的軟煙羅裙,很漂亮的款式,但是和尋常比起來更加素淨。
“有什麼事嗎?”除了時丞相,應該不會有更重要的人來了吧,難得看到小茹這麼慎重。
“小姐您忘了嗎,今天要為釋通大師做法事,小姐曾經答應前去祭奠。”小茹生怕於歌記不住是誰,還特地補充了一下,“釋通大師是國安寺的長老,幾位師太也都要去。”
“那就這件吧。”差點把這事給忘了,自己若是沒出來,小茹也快來敲門了吧。
答應了的事,於歌自然不會敷衍,呼啦啦喝完一大碗粥,於歌坐到鏡前,任由小茹折騰。
法事是從巳時開始,於歌到場的時候還早,沒有多少人,且一個都不認識,於歌便立於外麵的台階上發呆。
今日寺中婉拒了所有香客,偌大的寺院一下子冷清下來。如今在場的,除了於歌,全是一排光溜溜的腦袋。
配殿是專門用來做法事的場所,之前遊覽寺廟的時候不曾來過這裏。於歌自知容貌有毀,不想杵在這裏被人參觀,幹脆在大殿周圍走走逛逛。
寺院裏每隔一刻就會響起悲鳴的鍾聲。響到第二次的時候,於歌已經走到了配殿的殿後,這裏竟然也有一片非常漂亮的金花,而且開得比靜慈庵的還要好。
於歌深深嗅了一口空氣中的花香,這裏的花朵格外大些,枝葉也特別茂密,抱著軲轆漫步在花叢中,走了幾步於歌發現有不對的地方。
這裏的每一束花都是生長在一個陶罐裏,罐身被泥土掩埋,隻有淺淺的罐口留在外麵,從罐口的直徑來看,罐子應該不小,隻是被層層落葉和殘花覆蓋住,方才看不出來。
沒想到古代也興單株培植,在前生那個世界,馬路邊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花圃,區別是前者用的陶罐,後者用的可融化塑膠。如此精心培育,也許這些花朵是特地養來供給皇家所用。
不知不覺鍾聲已經響了三次,意味著釋通大師的遺體已經請入配殿,馬上就要進行超度儀式。
於歌匆匆走回大殿之前,小茹正站在門口左右張望,於歌囑咐她留在這裏等定真師太等人,如果她們問起,也好交代一聲。
“小姐,您快進去吧,庵主她們已經到了一會兒了。”小茹走在於歌身邊,跟著她一起往裏走。
殿內正中有一個高台,四麵都有階梯,高台正中駕著一個半人高的大缸,上麵已經用砂石密封。
高台四周已經整齊的站了很多人,無一不是穿著正式的僧袍,料子看著都很新,可見這個儀式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人群最前麵站著時白和一個非常孱弱的老僧。他的衣物和別人都不相同,是土黃色的法衣還有一個暗紅色的袈裟。原來這位老者是釋雲大師,瞧氣色確實不太好,像是大病初愈的樣子。
“方丈安好。”釋雲大師是先皇欽點,無論是資曆地位,於歌都應當主動打招呼。
“於施主好。”方丈點點頭,雖然沒有太熱情,也沒有露出笑容,但是給人的感覺很慈祥,撇去眼神中隱含的悲憤之色,這是一個看起來很溫柔的老人。
簡單招呼過後,於歌找到定真師太,走到她身邊,除了她和另外四位師太,庵中還來了幾個年長的弟子,於歌熟悉的心無心念,都沒有到場,應當是資曆不夠。
於歌靜靜的站在旁邊,看著高台四周圍攏的僧人開始淨手,吟唱。釋雲大師站在他們中間,仔仔細細的洗了手之後,接過旁人遞過來的木牌和毛筆,親手為釋通大師撰寫牌位。
接下來大陶罐的四周焚上了手腕粗的香燭,用香燭又點上了線香。三支為一株,有僧人將大把線香分給在場的出家人,主要是幾個國安寺的長老和靜慈庵的師太。
拿到線香的幾位圍著陶罐開始做起了奇怪的動作,大概看得出來是禮拜的一種,在動作的同時嘴裏吟唱起超度的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