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聚會風波(1 / 3)

秋日的風,有些涼爽,夾著幹卷的落葉,習習欶欶,掠過長空,像是在低語著什麼。

若塵獨坐窗前,桌上一杯茶剛沏好,淡淡的茶香,腹香繚繞,使人浮躁的心,漸漸沉靜、清爽。

屋外一株柳樹靜默著,枝濤微蕩、垂落,像一個大姑娘燙卷了發絲。不過這個時候,不少柳葉已經撒落,早已不複夏日那綠蔭華蓋的青春和美麗,平添了些成熟,寧靜,和思考。

若塵手握一本山海經看得入神,這是他的愛好。他覺得,於這樣的天光下,沏一杯清茶,獨自在家鄉小屋書中獵奇,真是天大的享受,沒有比這更能讓他興奮和舒服的事了。

有的時候,讀到興濃處,他經常會做一些小劄筆記或自我見解,不是為了研究,隻是易趣而為。

山海經又稱“五藏山經”,亦稱“大荒經”,在所有的獵奇書中,這是若塵的最愛。

這本書,是三年前他在書攤上花了五塊錢所得,如今這本書早已被其翻爛了,其中山經和海經中的很大一部分章節描述,他都能夠一字不差的背出了,這並不是說若塵很聰明,而是另一個側麵說明他對此非常感興趣。

在他不大的書架上放置的一些曆史典籍和佛教道教藏書亦是如此。

“曰敕之山,北臨乾味。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鱅鱅之魚,其狀如梨牛,其音如彘鳴。”

這是東山經中的一些記錄,每每讀到這些經文記錄,若塵總是心馳神往,仿佛己身置身於那古老的世界,一些奇形怪狀的生物放佛是他的朋友,與之交流喜莫大焉。

“嘟嘟嘟”電話鈴聲響了,是一位大學同學打來的,他們約好了明天要到大佛山玩耍,這也是若塵除書中獵奇外,第二個大愛好,登山。

說是登山,其實也是借此機會來場同學聚會。

大學畢業三年多了,大家都有了各自的事業和歸宿,一般情況下除了相處的最好的同學,可以短時間相聚外,其他人沒有意外,可能這輩子再難相見,或者即便有全體聚會的,也是十年之後的事了。

因為畢業後,有的同學為了事業奔走遠方,有的早早成家,相夫教子,各自有了各自的小圈子,受社會關係的牽絆,再相聚已非易事。

好在如今科技發達,大家在微信群中,時不時開開玩笑,感歎一下往日時光,同時也曬曬最近的生活照。

三年時光,確實變化很大,有的同學原本很少說話,三年後,卻成了話嘮,經常與大家分享她的旅遊照片、美食和大房子等;

也有些同學,原本其貌不揚,不顯山不露水,可三年後已經是某知名企業的高管。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未知,際遇,誰也不知道自己或他人將來會怎樣,不能拿一時,來斷定將來。

若塵亦如此,三年多的打拚,早已不是學校時靠勤工儉學才能完成學業的青澀小子,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底,而且還很豐厚。

旅遊餐飲業,他做到了極致,幾乎全國各大旅遊景點,都有其餐飲分店,孫氏集團業內已經小有名氣。

但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新興的龐大集團,他的最大領導確是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小子。

也難怪,若塵平時不愛張揚,衣著樸素,也不愛發微信,偶爾朋友聊天,也是談及以往,很少論及財富等。

就連他最要好的幾個兄弟,也不知道他如今的真正身份。

他不是刻意隱瞞,而是他覺得,財富再多也是外物,算不得什麼,不值得一提。

況且他不願因自己的財富或地位,使人對他另眼相看,那樣太膚淺、虛榮,不是他的性格。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每日,若塵都會做晨跑,沿著大佛山腳下的山路,呼吸曠外的新鮮空氣,感受著這一天中的美好。

偶爾,佛鍾響起,帶起一縷禪意,使其心目更加清明,氣質更加平和、淡然。

佛山腳下,不遠處有一座豪華的酒樓,金泰酒樓,屬於若塵名下的一處產業。

明日同學聚會,他打算在此與大學同學們團聚。他想宴請一下自己的同學,畢竟自己是該酒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