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有山,綿延數千裏,山勢險絕,自成九峰,遂稱九華。
九華山雲蒸霧繚,高不知幾許,凡人多有好奇,曾聚數十人,尋路而入,然月餘過去,不見一人回返,世人畏懼,或言有妖,或說有仙,不敢再入。
七千年前,九華中峰問天峰,霞光萬千,瑞氣繚繞,一聲巨喝,傳遍寰宇。
“吾乃九華真君,今日證道,不日即將飛升。旦有向道之人,可上山受我衣缽!”
世人蜂擁,遂有九華仙門。
九華以道為本,也恤人情,威名日盛,漸成大派。
遂天下景仰,合佛門弘光寺、劍仙門玄青派、儒道點蒼院、樞機門靜穆穀,號稱五鎮。有好事者,作有歌謠,曰:“東鎮九華,威威無暇;南鎮玄青,蕩平宇清;西鎮弘光,仁慈靈光;北鎮靜穆,機關無數;中鎮點蒼,拯救滄桑。”
歌謠雖簡,卻是實情。千年之前,妖族為禍,殺掠婦孺,血染人間,多少無辜,因此遇害。九華振臂一呼,天下響應,血戰一月,妖族撤退,避至蠻荒,再次讓人間清淨。九華之名,由此如日中天,成為五鎮之首。
此後,世人多有前來求師者,最多時候,一天就有百十號人,而且,來人參差不齊。開始之時,九華會派人耐心解說,但隨來人更多,九華不堪其擾,便在山下設置考驗,一年一開,一開一日。既可篩選人才,又能減少煩擾,一舉兩得。
而今日,便是九華今年開山設考之期。
九華山下。
“宇兒,你當真要去?”
“紅姨、山叔,我知你們疼我,可縱然再難,我也必須要去。何況有哥哥陪著,你們放心罷。”
“就是,我周新波會看好弟弟的。”
二人輕歎,不再言語,陪著宇陽、新波站在人群。
此刻山腳,人滿為患,莫說尋地小坐,就是站立也殊不易。環顧四野,多是大人領著童小,也有孤單瘦小和看熱鬧的大人。眾人或言或鬧,或哭或笑,少有宇陽這般冷靜者。宇陽倒不是裝酷,隻是境遇使然。
宇陽本姓周,今年十一歲,父母早亡。算命先生說,宇陽命格太衝,犯了天忌,不但防人,而且怕也長不大,最後隻得隨了天姓,改名宇陽,希望老天憐憫。然而事實並未如此,宇陽從小諸事不順,小小年紀多次遇險,不是山洪就是火災,便連父母,據說也在宇陽周歲那年,因為自己葬身火海。
紅姨、山叔,乃是夫妻,隨宇陽母親嫁到周家。後來,紅姨更是做了宇陽奶媽。正是虧了兩人照料,宇陽才能活到今天。哥哥新波,長宇陽一歲,是父親早年所救,後被收養。這三人,便是宇陽所有親人。
十天之前,宇陽好好走在路上,突然腳下石橋崩塌,若非宇陽機警,恐怕已經喂了魚蝦。對此,宇陽除了無奈,更多了幾分惱怒,一聽九華仙門馬上要開山收徒,便軟磨硬泡,求著上山來了。開始之時,紅姨尚且不願,不過山叔倒是豁達,成功說服了她。求仙終歸是一件好事,總比終日提心吊膽的好太多,夫妻二人始終照顧不了宇陽一輩子。
大概從小命運坎坷,宇陽性格堅毅,智力遠超同人,行為做法,多令山叔、紅姨讚歎。九歲那年,縣官生事,說宇陽偷了衙門的公雞蛋,要麼拿百兩銀子賠償,要麼要打板子。新波氣憤,便要回家找山叔。宇陽卻說山叔正在生兒子,如何能來。縣官大怒,隻道男人如何生產。宇陽由此反駁,了結此事。宇陽之慧,可見一斑。
宇陽等了許久,也不見山門開啟,無聊之中,便從懷中摸出一物,在手上把玩。這是一個綠色小環,昨天夜裏紅姨才交給宇陽,說是母親遺物。這個小環,入手溫潤,通體翠綠,非金非玉,倒是像片蘭葉,絲絲青光流轉,宇陽甚至能看到上麵的紋路。
“這是什麼?”宇陽心中奇道。
右手捏住小環,宇陽逐指套弄。拇指太小,食指也小,中指不合,無名指……剛好。小環剛一套好,宇陽身體一震,手上巨疼,險些摔倒。山叔一把扶住宇陽,麵色如常,紅姨美目轉動,似在深思,隻有新波腦袋輕點,竟然瞌睡起來。
宇陽大驚,手上小環已經不見,低頭細找,也不見蹤影。
“該死的厄運,你就連母親唯一的遺物也不放過?”宇陽詛咒,心中氣憤不已。
再要說話,宇陽右手掌心竟然溫熱無比,就如同手裏握了一個水葫蘆,不但溫暖,也格外讓人舒服。宇陽低頭,細看自己掌心,原本白白嫩嫩的皮膚之下,好像有一團綠光在緩緩遊蕩。而且,隨著綠光遊動,宇陽心裏突然多了什麼。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很溫馨,像是一件失散多年的東西又被找了回來,暖暖的感覺圍繞著宇陽,竟讓宇陽情不自禁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