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的此話,劉備深深一歎,這正是他憂心所在。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是兩者不可得兼啊!他也曾想過和劉峰,曹操三足鼎立,但是他根本沒有那個實力。而且一旦他這麼做了,得不到支持,隻怕益州首先便即內亂,想要在益州站穩腳跟都實現不了!
“主公,是以吾軍必須攻打出去,而攻擊的對象就是劉峰。”諸葛亮緩緩道。聲音頗沉。
劉備眉頭微皺,不知軍師到底是什麼意思,看著諸葛亮,等待著諸葛亮的後文。
“主公,現今我軍形勢必須攻打出去,但是攻其一方便是承認另瓦一方。曹操和劉峰輿論大戰,兩人都是操控輿論的高手,我軍一旦攻其一方,則另外一方必然不會簡單的坐觀征戰,利用輿論對我軍進行輿論上的幫助,繼而在名義上將主公作為其內臣,日後主公行事便需要遵從這兩人中的一人,在天下百姓眼中主公便是其中一個的臣子。對主公還是不利!”
劉備眉頭大皺。他沒有想到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此說來,他攻也不對,不攻也不對,攻誰都不對!他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主公莫擾!凡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是不能知曉對方意圖,我放所為必然漏洞百出,那劉峰和曹操都是精明之極之人,兩人帳下亦有能臣相助,是以不得不謹慎再謹慎。”諸葛亮見話說的差不多了,主公愈發的憂慮,當即將心中計策道出:“主公,在孔明看來,吾軍需要攻出去,攻擊劉峰。我軍相對於曹操,劉峰的優勢便是實力弱小。”
聽到諸葛亮這樣說,劉備愈發疑惑。自己一方實力最弱,劉峰雖然號稱僅僅四十萬兵馬,但其各地擁有預備役軍隊,可以上戰場的將士不在六十萬之下。曹操近年來大力擴充軍馬,軍力也有近五十萬。唯獨自己,吸收了益州本地軍馬,隨按經過一年時間征兵,訓練,但能夠上戰場的將士不過十五萬人,比之他們兩方,差的太遠,這點劉備很清楚。也正是因為自己實力最弱,故而曹操,劉峰爭鋒之時,自己根本不敢趁機出兵攻打,隻能夠趁機在益州大力發展。
這乃是他最大的劣勢,隻是這等劣勢為何在諸葛亮口中成了優勢?
“主公,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軍實力最弱,在一些時候卻也可以轉化為優勢。主公我軍大可攻打出去,但是我軍可詐敗,繼而退回。”諸葛亮終於將他的計策說了出來。
劉備微怔,隨即大喜:“妙計,妙計!妙計,哈哈哈哈!”劉備大笑起來。
一旁諸葛亮也是暗暗得意。
天下皆以為劉備弱,但主公親自領軍攻打,而且大張旗鼓,必然得到廣大士子,有識之士等人支持。利用弱勢,主公戰敗,繼而退回益州,隻需要好好經營一翻,讓天下士子知曉主公一心向漢,赤誠心思,但因為實力不濟,最終導致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