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雖然是漢朝,前麵不過幾百年家國曆史,但是其中封侯製還是令一眾人覺得不妥。尤其是漢朝八王之亂,便是因為王爺太多,擁兵自重,這才導致了漢室霍亂,繼而漢室不斷衰頹,現今眾人豈能任由曆史上的禍事重演?
一眾武將雖然欣喜於主公厚賜的封賞,但是聽了幾位軍師們的話語,頓時明了過來,也不要那厚賜的封賞了。論起情誼,劉峰更喜歡於軍中將士,因為將士們更加的直接,爽朗,而謀士們則多了許多的心眼。劉峰雖然足夠聰明,和一眾謀士們亦詳談甚歡,引的一眾謀士們心中敬佩,尊崇,可以說劉峰在武將,和文臣方麵協調的很好,但每個人心中都有所偏好,直爽的武將們是劉峰更加願意親近的所在。
劉峰以知己待一眾武將,武將們自然更加尊稱主公,主公但說一句話,他們便是風裏風裏去,火裏火裏去,為主公赴湯蹈火,上刀山,下火山,絕然不會皺一皺眉頭。此時聽的這事對主公不利,焉能讓這一紙政令施行?
劉峰心中感動不已,隻是從一個後人的角度來看,任何製度都有缺陷所在,漢朝封侯製,是以強盛,但最終也因為封侯製度最終禍起蕭牆之內,繼而敗國,後世摒棄漢朝製度,中央集權,其中尤其是宋代為代表,但是國家微弱,四周胡族入侵,可以說每一個朝代,其製度都是有問題的,隻不過這種問題爆發的時間有遠近罷了。
劉峰不會煞費苦心的去尋找一個最合適的製度,追尋那種江山萬萬年傳承的無缺製度,因為那根本不可能。而且他心中更想著兒孫自有兒孫福,千人最多為後人栽栽樹。若是還需要為後人將樹木的枝葉剪裁好,那根本不可能。劉峰隻講究的是現在,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兒子輩,最多孫子輩,可以安定,便可以了,日後的事情有他們自己去處理。守業比創業更難!這句話多少有些道理,但如果不給後人留下一些問題去解決,他們不懂得千人創業的艱辛,守業是守不住的!
在劉峰的強製推行下,這份封賞施行了下去。現今這份厚賜的封賞能夠讓將士們,謀士們感覺無比的開心,無比的自豪,更對主公無比的尊敬為何不施行下去?人不能預支未來,用未來的一些事情做代價為現在的事情買單,同樣不需要太過憂心於未來,很多事情在不經意間的一個決定中已經改變!
更何況,劉峰已經給後人留下了一條道路。男兒需要服兵役,輪換著服兵役,不會永遠尊從於一個主將,亦不會待在一個地方一成不變。能夠為後人做的就是這些了。
回到皇宮中。
封賞過後,雖然盡量的隻封賞了一些重要將領,謀士,但依舊花費了極多的時間,此時天時已經近午。
劉峰當即起駕出皇宮,出長安,親自去接母親陳美人,親自去接幾位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