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鈺在蘇若洵的印象裏,三歲前是個小悶葫蘆,三歲後因為有了令雙熙的存在,所以他漸漸的多話了,尤其是對著令雙熙時,說上一下午也可以。
而令雙熙呢,在三歲前,她是個像看透一切紅塵俗世的孟婆來投胎轉世一樣,那麼小的孩子,除了確確實實是睜著眼與有呼吸外,蘇若洵沒有任何辦法確定這孩子是活著的。
三歲後,令雙熙跟著她哥那個小悶葫蘆漸漸開始開口說話了,和她哥一模一樣,口齒清晰的不像小孩,就是不怎麼說。
在說話這點上,蘇若洵是相當佩服這兩兄妹的,都不是話多的,也不曾聽下人說這兩人有自言自語的本事,偏偏一開口就是相當清楚的。
這兩人除了都偏靜外,最像的就是聰明,令鈺是這樣,令雙熙隻會更甚。
頭一回意識到這點時,正是那天蘇若洵吃著醋,沒在意令雙熙醒了,對著令以明胡說八道了一通,然後回頭一看令雙熙醒了,不是特別大卻相當靈動的眼睛看著她,一聲不吭。
“什麼時候醒的啊?”蘇若洵有點不好意思,畢竟在孩子麵前說那些話顯得她太幼稚了,伸手去把令雙熙抱起來,卻發現令雙熙一直在看她,眼裏有戲謔。
是的,就那麼小的一個孩子,似笑非笑的,她覺得像是被嘲笑了。
當然,後來她總覺得是自己看錯了,當時令雙熙是微微笑著,加上她心虛,所以一時看錯了。
可是孩子漸漸長大,她總對那件事耿耿於懷,她又不是不疼令雙熙,為什麼令雙熙隻願意親近令以明呢?
難不成是那時候她說的話嚇到令雙熙了,所以令雙熙心裏有陰影,不肯接近?
這事蘇若洵糾結了很多年,又因為覺得她這個當娘的人去問一個幾歲的孩子記不記得她說過的那些話總有哪不對,所以就一直沒問,等再大一點就更不好意思了,萬一令雙熙真就是比較喜歡令以明呢?到時候肯定會笑話她的。
所以,蘇若洵對令雙熙一直是又心疼又怨的。
怨是因為那件事,始終耿耿於懷以及令雙熙不黏她,而心疼,則是因為令雙熙兩歲時,他們按照往常的習慣,在年節的時候去了劉延姝那。
恰好要進門時,他們在放鞭炮,當時令雙熙就被嚇哭了,豆大的眼淚珠子一直掉,偏偏她又不是哭鬧的,就是躲在令以明懷裏背過身去,咬著唇,時不時擦擦眼淚的。
當時怎麼哄都哄不好,連劉延姝都擔心了,那時候蘇若洵和令以明都不知道令雙熙是被鞭炮聲嚇哭的,稀裏糊塗的一頓哄也不管用,後來還是鞭炮聲過了後,令雙熙才慢慢緩過來。
令雙熙很少哭的,之後幾次令雙熙哭的時候蘇若洵都格外留意,發現了都是因為吵,捂上耳朵就好了,沒發現時憂心,發現了真不是三言兩語能形容出來的心疼。
她和令以明,甚至是令鈺都不怕那些聲音的,唯獨令雙熙怕,這不得不讓她想到懷著令雙熙時,她被雷聲嚇哭的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