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六十八章 亞平寧藍衣軍團之九(1 / 2)

7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意大利曾嚴重拖了德國的後腿,德國給意大利輸送的戰略物質非但沒能物盡其用,相反很多武器後來都落到了反法西斯陣營的手中,意大利近60萬大軍攻擊北非卻遭英國痛擊,德國出手相救卻深陷泥潭且影響到東線戰事。

意大利丟掉地中海製海權後,德意聯軍在北非迅速潰敗,而在北非消耗掉寶貴時間與大量軍需物質的德國隨後遭遇了斯大林格勒的慘敗,歐洲戰場的戰局徹底倒向同盟國集團。意大利在1943年宣布投降,自那以後,意大利成為盟國進攻德國的大後方,柏林甚至直接處於盟軍飛機的打擊圈內。

戰場上的意大利部隊爛到什麼程度?在北非,兵力十倍於對手的意大利軍被英軍打的找不著北;在希臘,一個正規的意大利軍甚至不敵當地的散兵遊勇;在意大利本土,一位盟軍士兵空降誤入意大利軍營後,他竟然可以收到來自意大利軍官的投降請求……

與意軍相比,德軍作戰能力自然無需贅述。然而,德國人卻找了意大利人這個“豬一樣的隊友”,最終輸掉戰爭也就是必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德意兩國都經曆了經濟低迷期,在這個時間段裏,足球承載著較之以往更為特殊的意義。

前西德隊成功問鼎了1954年世界杯冠軍,但在接下來的1958與1962這兩屆世界杯,前西德隊卻沒有什麼作為,而在1962年世界杯上,前西德隊首次跟意大利隊交手,兩隊0-0戰平。放在當時德國人肯定不會想到,意大利人今後會成為他們在足球領域的最大克星。

1970年世界杯半決賽,意大利隊通過加時賽4-3擊敗前西德隊,貝肯鮑爾斷臂作戰難挽敗局;1978年世界杯小組賽,前西德隊跟意大利隊0-0戰平;1982年世界杯決賽,意大利隊3-1擊敗前西德隊問鼎;2006年世界杯,本土作戰的德國隊止步四強,將其淘汰的依然意大利隊,比分2-0,後來意大利隊還在柏林的決賽完成奪冠。

歐洲杯決賽圈史與世界杯決賽圈史橋段雷同,1988年,前西德隊以東道主身份在小組賽對陣意大利隊,但頑強的意大利人卻硬是做到了讓兩隊0-0戰平;1996年的英格蘭歐洲杯,德國隊與意大利隊在小組賽碰麵,最終比分仍是0-0(注:當年德國隊最終奪冠,意大利小組賽出局)。

兩年前的歐洲杯半決賽打響之前,德國隊已經各項比賽15戰連勝,這是全新世界紀錄,勒夫的球隊誌在刷新紀錄並挺進決賽,然而,巴洛特利的梅開二度不僅讓德國人賽後淚奔,亦改寫了意大利參加歐洲杯半決賽沒有進球的曆史,最終這場比賽意大利隊2-1勝出,德國隊隻是由厄齊爾在補時階段點球追回一分。

世界杯決賽圈交手5次,意大利3勝2平;歐洲杯決賽圈交手3次,意大利1勝2平;總計交手32次,意大利15勝10平7負,進48球失36球,這樣的交戰紀錄讓德國人相當納悶:為何在戰場與經濟領域弱到極致的意大利人,到了足球場上與之交手的時候卻強到讓德國絕望。

“超過50的意大利男孩接觸的第一項體育項目是足球”,“意大利足球人才儲備絕對踐行了‘從娃娃抓起’的原則” 。

足球文化在意大利到底有多大影響?從街頭遍布的“球探”就可以窺斑見豹。記者了解到,意大利足球有兩個體係,一個是國家隊體係,另一個是俱樂部體係。俱樂部將“人才儲備”視作重要目標,因此,會有大量的專業球探遍布意大利的各個區域。他們大多是踢過球的成功球員,對於足球非常了解,專門負責未來足球明星的發掘。

“意大利的球員在進入一線隊成為職業球員之前,基本已受過12年的培訓。這是中國所沒有的體製。”意大利的孩子五六歲就開始進入業餘足球學校接受培訓,足球場的密集程度超過中國的停車場。

“意大利足球青少年培訓正在不斷壯大,分為兩種模式推進。一種是通過足球俱樂部、足球學校,利用孩子的業餘時間來推廣;另一種則是2006年世界杯冠軍隊成員佩羅塔在意大利足協推廣的一個計劃,通過意大利足協將青少年足球培訓推廣到公立學校中去。”

從15歲開始,意大利進行足球國家隊的選拔。從U15到U21,各個俱樂部在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儲備梯隊”。不僅會安排集中時間集訓,還會和西班牙等足球強國同齡段的孩子打比賽。通過層層遞進的模式,逐漸讓孩子的足球才能“顯山露水”。俱樂部也可根據比賽具體情況,逐漸了解到“儲備人才”們的發展狀況,從技術戰術上是否具備了成為職業球員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