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秋圍中,玄燁偶然邂逅了在京當質子的靖南王之子耿聚忠,兩人惺惺相惜,結為異姓兄弟,孝莊太皇太後召見安親王,要收他的女兒冰月為幹孫女,並賜封為和碩柔嘉公主。此舉似乎也向皇上說明了,冰月隻可能是他的妹妹。
聽聞皇太後身體不適,佟國維的福晉特意帶了女兒琳珊進宮探望,琳珊比玄燁大一歲,長得嬌俏可人,尤其是一雙迷人的眼睛,點綴在小巧精致的臉上,真是恰到好處,她不似冰月一樣單純的漂亮,而是一位可愛的小女生,細看起來到真與皇太後佟文錦有幾分相似,到底是她的親侄女兒,不過,除了我,沒有人知道她會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位皇後——孝懿仁皇後,可惜的是她隻做了一天的皇後就離世了。
蘇嬤嬤前來傳話:“回稟太皇太後,佟國維大人的福晉攜女琳珊格格來給您請安了。”
“哦?福晉她們怎麼這會兒進宮了。”
“興許是聽說皇太後身體欠佳的消息,進宮探望,也一並向您請了安。”
“這樣啊,難為她們有心了,那快請進來吧。”
隻見福晉身著藍色朝服,優雅的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唯唯諾諾的小女孩兒,十歲左右的年紀,她肯定就是玄燁的琳珊表姐了。福晉行了禮,太皇太後把她往榻上讓了讓,福晉謝過恩後,便落座了。
“太皇太後,這是小女琳珊,今年剛滿十歲。快來,給太皇太後請安。”
“琳珊參見太皇太後,願太皇太後鳳體康健,福澤萬年。”琳珊的聲音甜甜的,細細的,清脆而不參有雜質,就好像一股清泉流入了太皇太後的心田。小小年紀絲毫沒有因太皇太後的威儀而怯懦,說起話來也很大方得體。太皇太後滿意的點點頭,吩咐蘇嬤嬤拿了點心給琳珊吃。
“謝太皇太後。”
“這孩子真是懂事呢,長得又俊俏,又懂規矩,是個知書達理的好孩子,就比咱們宮裏的格格還要好,哀家真是打心眼兒裏喜歡。”
“太皇太後過譽了,琳珊資質平平,怎能跟宮裏的各位格格相提並論呢,妾身見了冰月格格,那模樣,那才學,比過之後才知道琳珊竟趕不上她萬分之一。”福晉的說法也是太過於謙虛了,不過要說長得漂亮,宮裏宮外的格格有幾個能比的上冰月,才學自然是不必說了,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要不然玄燁也不會把她視為紅顏知己。
太皇太後連連搖頭:“哀家知道是福晉謙虛了,冰月是好,可有時候也未免過於安靜了些,宮裏的格格都是從一個模子裏出來的,方方正正,冰月雖說不是從小在宮中長大的,到底也沾染了些宮中的氣息。”
“皇奶奶,冰月可是您的孫女兒啊,您怎麼盡誇琳珊格格呢,冰月可是會吃錯的。”
“瞧瞧我這孫女兒,把她慣壞了,福晉您別見笑。”
“太皇太後您這是說得哪裏話,妾身就瞧著冰月格格好。您別看琳珊在您麵前老老實實的,可是換做在家中,她也是活潑的很,尤其是小的時候,三四個丫頭都看不了她一個。到底是冰月格格性子安靜,穩穩當當的多好。”
冰月不好意思的笑笑:“多謝福晉誇獎。”
“額娘,您說這些做什麼,讓太皇太後見笑。”琳珊搖著福晉的手撒嬌道。
“還是活潑一點的孩子更討人喜歡,冰月這孩子的性子就是太安靜了。還是琳珊好。”孝莊太皇太後謙虛道,誇人的話誰不會說呀,得誇的讓人心花怒放那才是本事呢。
太皇太後的一席話隻誇的琳珊麵色緋紅,微微的低下了頭。
蘇茉兒一邊瞧著琳珊,一邊含笑打斷:“太皇太後,您看,您誇的琳珊小姐都不好意思了,到底是小女兒家,臉皮兒薄,琳珊小姐的優點多了去了,您不如讓她在宮裏多住幾天,再慢慢兒地誇。”
二人聞言一齊看向琳珊,隻見她麵色紅潤,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真真惹人憐愛。
“你瞧瞧,蘇茉兒這話真是說到哀家心坎兒裏去了,不知福晉意下如何?”
“不知太皇太後地意思是?”
“哀家想讓琳珊在宮裏多住幾天,冰月這丫頭也是剛進宮來不久,性子又靜,平日裏常跟著玄燁到處耍,哀家想著讓琳珊和冰月姐妹二人一處玩兒,讓冰月也向琳珊一樣變得開朗一點。不知福晉可否允許?”太皇太後真正的意思該不會是想讓玄燁和琳珊培養感情吧,他倆可是親表姐弟啊,應該不會,按照宮廷規矩,皇後肯定是出身蒙古,佟家雖然在朝廷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畢竟遠遠比不上蒙古強大,滿蒙聯姻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殊不知在玄燁這裏就已經做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