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戰爭,爆發了(1 / 2)

已至淩晨午夜,白日裏繁華喧鬧的福岡城西街町,這個時候也陷入了難得的靜謐安逸。

直到這個時候,眼前沉睡中的福岡城,總算才褪去了近些時日以來日益高漲的狂熱。

——對發生在遙遙相對的大海彼方,那一場國之大戰的狂熱。

但就在整座城市,甚至於整個日本國的民心都已進入到詭異的癲狂狀態時,卻有十餘名深懷沉重心思的青年人,自發的聚集在了位於福岡城西貧民區的一所住宅內。

即便到了眼下的午夜時分,這所小小住宅裏點著的燈火,也依舊瞧不出熄滅的意思。

“英華,你就說個準信兒,這件事,咱們到底幹是不幹!”

終於忍耐不住屋內持續多時的壓抑氣氛,攥了攥拳頭的安國猛地站起身來,向著眾人當中最為年長、也是這所住宅的主人羅昌問出了聲。

高亢的音調,顯示出了說話之人內心的不平靜。

這是十餘名遠渡重洋,東渡到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留學的中國青年。因著法學部前輩羅昌羅英華最為年長,自然而然的成了這些離鄉遊子的領頭人。

1937年7月7日夜,早就籌謀多年的日本侵略者,以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為由意圖進入宛平城搜查,在遭到二十九軍所部宛平守軍拒絕以後,悍然發起了對北平城郊盧溝橋防線的大舉進攻。

中日戰爭,自此正式全麵爆發!

當中日戰起的消息傳到遠隔重洋的安國等人耳中時,時間早已又過了好幾日。

心係祖國的眾人連忙四散打探消息,但在遍地都是日本人的九州福岡,所能得到的卻隻是皇軍一路高歌猛進的捷報。

對祖國的憂心,對前路的迷茫,瞬間襲上了這些不過二十餘歲的年輕人心頭。

往後的他們,到底該怎麼辦?

時到今夜,已不是第一次齊聚到羅昌住所中的眾人,所商討的卻早已不是最初是不是應該離校回國的簡單問題。

當兩國戰爭打響以後,學校裏對他們這些中國留學生的排斥與敵視,眾人能清楚地感覺出來。

況且國內局勢一天天的惡化下去,身為華夏兒女的他們,又如何還能安心的在敵國學校學習下去?

回國效力,抗日救亡的決定,隻在眾人第一次會麵時便已達成了共識。

但在回國之前,學生們卻還想要再做一些自身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這遙遠的東洋敵境,為國內的抗日事業出幾分力氣。

不過對於青年學生們來說,像暗殺破壞之類的事情,以他們的能力來看,自然是做不出的。

眾人所想到的、能在離開日本前所做出的最後一件事情,便是組織起眾多留日同學,在市政府前進行一場示威遊行,傳遞出自身的憤怒與抵戰決心。

遊行,也是這些身處敵境異國的遊子們,所能為祖國抗日事業做出的最大聲援了。

此時的安國起身麵向羅昌發問,他想要問出的,便正是這場遊行計劃的具體安排。

在安國的問話聲落下以後,屋裏眾人的目光都不由叫安國吸引過去,再順著安國的視線聚到了羅昌身上,等著羅昌拍板做出這最後的決定。

自今夜會麵來已不知抽了多少根香煙的羅昌,抬眼看了麵前站著的安國一眼,緩緩將手中香煙自嘴邊拿開,靜默半晌,卻是未發一言。

嫋嫋青煙自指縫間漏出,合著昏暗的燈光一道迷蒙了羅昌的麵部神情。

卻隻在倏然之間,羅昌的眼裏忽而有厲芒一閃而過,似是終於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將煙頭壓在麵前早已堆了滿當的煙灰缸中碾過幾下,羅昌銳利的目光掃過屋內眾人,卻在瞧向安國的時候閃過一道莫名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