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準則十五:優秀是一種責任,給自己一個增值計劃(2)(1 / 3)

現任總經理辭職之後,董事長任命蓋蒂做了總經理,畢竟蓋蒂資格很老,而且對公司貢獻一直不錯。上任一段時間後,蓋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因為毫無組織和管理能力,公司內部開始有人和他作對,結果產品的銷量日漸下降。無奈之下,董事長隻好把蓋蒂撤下來,讓莉莎出任總經理。沒想到,莉莎不僅使公司的各項業務得到了恢複,一段時間之後公司的銷售業績也漸漸上來了。董事長暗自奇怪,驚歎這個小姑娘還真是能幹。莉莎的工資也不止增加了一倍,當然早遠遠超過她的前輩蓋蒂了。

作為一名好員工,要想在公司有所發展,就要學習經營管理的知識,拓展專業領域,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唯有擁有高水平工作技能,懂經營善管理,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凸顯優勢,獲得發展。

唐駿啟示錄: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需要的人才已經由技術、管理、經貿等“專業”型人才轉變為技術、管理、經貿的“綜合”型人才。藝多不壓身,一名優秀的員工要想讓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就要把自己從單一的技術型人才轉化為能夠獨當一麵的複合型人才。

◆鮑爾默是榜樣,向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

我在微軟,十年當中我一直在學習,在觀察,有機會跟比爾·蓋茨、鮑爾默接觸,在中國跟他們學習接觸,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機會。

——唐駿

在一次接受新聞媒體的采訪時,唐駿說一個優秀職業經理人的成長,更多的還是有機會跟更優秀的人學習,氛圍很重要,跟什麼人學習更重要。很多機會就是這樣,你有機會跟他接觸、學習。

微軟是一個精英彙聚的地方,唐駿的周圍都是一群高手,可以說每一個人都用值得唐駿學習的地方。但是其中比爾·蓋茨和鮑爾默更是唐駿的榜樣。在與比爾·蓋茨的接觸過程中,

比爾·蓋茨的強大的溝通能力、敏銳的觀察力、對技術的深入了解、開放的心胸和敏捷的思維能力無不是當時的唐駿所要學習的。

微軟副總裁史蒂夫·鮑爾默在全球也是前三位,他曾經也對唐駿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1997年底,唐駿回到中國創辦大中華區技術支持中心時,鮑爾默來到中國視察工作,詢問唐駿來到上海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唐駿回答說他招不到合適的員工。鮑爾默跟唐駿說:“你不覺得很可笑嗎?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才最多的國家,你居然招不到人,那微軟幹嗎要把技術中心建在上海?”於是唐駿回答說:“我希望招的員工是要能達到微軟總部Windows研發部門同樣水準的技術人員,這樣才能保證微軟公司在全球的規範化運營。”沒想到鮑爾默說:“你錯了,你的思路有問題。招聘並不是要求越嚴格越好。你以這樣的要求找人,永遠都找不到。環境不同,我們用人的策略也要隨之變化。我以我的經驗告訴你,經營一家公司,找到合適的人必找到優秀的人更重要。”當時鮑爾默的話,對 ‘迷茫’中的唐駿來說可謂仙人指路。後來唐駿聽取了鮑爾默的意見,改變了自己的用人策略,並創造性的發明了適合中國員工的培訓方案,最終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微軟中國員工。

學習是隨時隨地的。職場中的每一位員工要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須學會隨時地向他人學習。在工作中,優秀的員工善於向身邊的人學習,尤其是比自己優秀的人,比如卓越的同事、老板、上級。借鑒他們科學的工作方法,汲取他們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從而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