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出征(2 / 2)

和裴恭措一起離京的還有裴櫻釋,他們帶走了京中一半的兵力,與溫良玉和李之航的軍隊形成阻截、追擊與合圍之勢。朝中則由溫俊若坐鎮。

是日,東離皇宮。

國師對姬雲野道:“太白金星淩日,是起刀兵之象。從方向來看,正是南秀。”

“依國師來看,此時是否是拿下南秀的大好時機呢?”

“臣正是此意。”

姬雲野緩緩勾起了唇角:“裴奇駿應該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朕現在就靜觀其變。”

南秀王朝,晨光四年冬,賢王自西南封地起兵叛亂,晨光帝禦駕親征。就在戰事接近尾聲之時,西部的康王和西北的安王又相繼起事,戰事慘烈,曆時三月尚未平息殆盡。南秀損兵折將近半,元氣大傷。

晨光五年春,裴奇駿自東海登陸,駐紮在長嶼關外。與此同時,姬雲野屯兵南秀北部邊城潼城關外。南秀四麵樹敵。裴恭措讓溫良玉和裴櫻釋分別在西北和西部駐守,讓李之航帶兵支援東線,自己則回京坐鎮。

裴恭措進京的那一夜,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如果能夠預見,他一定會快馬加鞭地趕回來,哪怕早回來一時半刻,或許也能避免一場悲劇的發生,然而世上終究沒有如果。

這一夜,懷孕八個月的花緬突然腹痛如絞,很顯然是要生產了。然而之前卻沒有任何征兆,否則她一定會留一個醫女在身邊,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手忙腳亂。

宛陶風急火燎地跑去了太醫院。然而到了太醫院,卻隻有兩個值守的太醫。唯一的醫女聽說莊賢妃突然痛經,已經去了儲秀宮。

宛陶情急之下隻得把兩個太醫都打發去了水華宮,自己則跑去儲秀宮找醫女。

太醫一進水華宮便見院中一群宮人忙裏忙外,進進出出亂得一團糟,而房內更是傳來緬貴妃聲嘶力竭的哭喊聲。

他們急急進了房去,卻隻敢站在屏風外詢問情況。

漱雨哭著道:“都這個時候了,太醫就進來幫娘娘接生吧。”

男女大妨,更何況是皇上的女人,太醫自然不敢親自接生。其中一個太醫道:“臣在這裏指點,姑娘按臣說的去做便是。”

漱雨無法,隻得在他的指揮下,又是測宮口,又是探胎位。當她把胎兒臀位,宮口隻開了一指,而羊水已經流盡這個信息傳達給兩位太醫時,二位驚恐地道:“這種情況孩子和大人隻能保一個,還望娘娘自己做決斷。”

這一刻,花緬雖然已經痛得半死不活,然而神智還算清醒。保大人還是保孩子?這個俗套的問題竟然降臨在了自己身上,而需要做選擇的,不是孩子父親,而是自己。也就是說,她要想活命就要放棄這個孩子,而選擇了孩子就要放棄自己的生命。

她突然很想知道,如果讓裴恭措來選,他會選誰?若是以前,她一定毫不懷疑他會選擇自己。然而自從他對自己的態度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來,自從他不告而別離開了自己,自從他走了以後從未來過一封書信,她知道,他的選擇已經不再是自己。

這種被拋棄的感覺早已讓她心灰意冷,這一刻,她悲哀地想,這兩個選擇都太殘忍,還是帶著孩子一起離開的好。她轉頭對漱雨道:“送兩位太醫出去,然後把宛陶找回來,我有話對她說。”

漱雨聽出了她話中的訣別之意,頓時痛哭失聲:“娘娘千萬不要放棄,你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

花緬已經耗盡力氣,無力跟她多費口舌,隻得乞求道:“求求你了,快去。”

當漱雨發現她的確已經無能為力時,隻得悲痛地照她說的去做。

宛陶帶著醫女回來的時候,花緬幾乎已經奄奄一息。

當醫女的診斷是如今大人孩子都已保不住時,宛陶撲到床邊嚎啕大哭起來。

花緬一邊幫她擦淚一邊安慰她道:“我走了以後還會常來看你的,希望那時你能找個好人家嫁了,然後生很多很多孩子,你一定會很幸福。”

宛陶拚命搖著頭道:“你若走了,宛陶何談幸福?所以你要給我活下來。”

花緬悲涼地笑了笑:“我已生無可戀。如今走了,還有個孩子陪著,也不算太孤單。”

宛陶如何不知她所想,這幾個月來,因為皇上的不聞不問,她常常在深夜悄悄落淚,但她從沒想到她竟已是萬念俱灰。若早知如此,她就不會隱瞞姬雲野對她所說的那些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