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女子無才便是德(1 / 2)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一路哼唱著前幾天白悅兮教的新曲子,我背著滿滿一蘿筐草藥踏進了家門。

咬字不清、五音不全,如此獨特的歌聲一響起,我娘知道準是我回來了。果然,從最中間的破茅草屋裏走出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人來,一身粗布麻衣,淳樸勤勞。“好運,你回來了,快把背簍放下去洗洗吧,采了一天藥也該累了。”看見我,她忙親熱地上來道。

“嗯,好的。”我從肩上卸下竹簍,乖巧地應。四處望了望,爛竹條圍紮的院子一片安靜,我問娘,“好命還沒下學堂嗎?”

娘親的神色有些不自然,用手捋了捋耳邊的碎發回道,“嗯,看著時辰也快了。”

哎,都過了這麼多年,娘怎麼還介懷這件事呢。娘臉上的愧疚自責我如何看不出來,在心裏暗歎了聲。“娘,每次我問好命放學沒你都是這種表情,看得我也要內疚了。我說過多少次了,不關你們的事,是我自己不喜歡讀書,死活不願意上學堂,真的。古語不是還有雲:女子無才便是德麼。”

我的都是真心話。相比讀書,我更願意一天呆在山中采各種各樣見過沒見過的藥材。但是爹爹娘親卻一直覺得因為家裏窮,他們當初隻送了弟弟上學而對我有虧欠。

“好運,娘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僅管你如此說,娘還是覺得對不住你,咱們朝的形勢,你也是知道的...”

大人都是這樣固執的麼?我無奈地擺手止了娘親的話音,“娘,我知道,也明白,但是你們不也經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麼,又不是非讀書一條路不可。”

我娘口中的“咱們朝的形勢”是這樣,在我們乾朝,無論男女,皆可參加科舉考試獲取功名。這個規矩是由當今皇後定下來的,至今已沿續十五年之久。若要問皇後娘娘一介女子何來如此大的權力,竟幹預朝政,那想想便隻有一種可能。是了,當今聖上常年體弱多病,十日有八日不上早朝,政務全交由皇後處理了,長年累積下來...

娘親為我的通情達理所動容,伸出袖子抹了抹眼,並望了一眼我們家僅有的三間破茅草屋,哀傷道,“要不是咱家太窮了,唉,好運,你爹臥病多年,家裏的生計便一直由我撐著,可是時間長久,我也總有不中用的時候,到時候能指靠的也就你和弟弟了,可你弟弟才十二歲,年幼無知,少不了要你多操心。每每想起你,娘就心疼。”

“娘,沒什麼的,而且你放心,我會照顧好弟弟,打理好這個家,隻要有我在,咱家是不會倒的。”不忍見娘太傷感,我寬慰道。

我叫佟好運,是青玉城平安鎮馬豐村一戶普通農家女,但我從來不為自己的出身而抱怨不滿。貧窮不是我的錯,也不是爹爹娘親的錯,隻要我們一家四口團結一心,和和睦睦,這便夠了。人生在世,最要緊的就是要懂得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