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城門關,隨著悠遠的號角聲響起,城頭三千守軍,一起舉起長矛,大聲歡呼,向緩緩進入京城的那對人馬致敬。這對人馬中,最為讓人移不開眼的大概就是那個一身戎裝,臉上帶著勝利者笑容的安顧了。
沒有錯,這匹人馬正是從西禦國來的人馬,為首的便是西禦國的皇帝安顧。他一直夢想著能夠攻入南陽國,沒有想到終於夢想成真,南陽國終於成為了他的國土。幾百年來,祖宗們一直沒有完成的任務,終於在他這裏完成。
不管為此付出了什麼,一切都是值得的,秦王統六合,虎視何雄哉。這是一種霸業,尋常人完不成的霸業。而自己完成了,這就是勝利,別人做不到的勝利。想到這裏,安顧更加誌得意滿,父皇臨終前,自己答應他的事情終於做到了。
“對了,燭宗成父女有什麼動靜?他們應該沒有少在一塊兒吧。”安顧問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張盡忠,眼裏是滿滿的算計。張盡忠是自小就跟著他的,和他一起習武,一起學文。後來,母後將張盡忠分到了安襲軒那裏。自己心中剛開始還有些不解,後來才明白一起隻是為了皇位做準備。
不管那個人是不是自己的親兄弟,不管那個人以前對自己如何,一旦自己登上了寶座,就必須學著與天下為敵。因為他是‘朕’是‘孤’所以他的一輩子就注定是孤家寡人,是誰都溫暖不了的孤家寡人。起初也有些不適應,甚至不明白,為什麼高處一定要不勝寒?不過,現在才漸漸明白。這就是命,上天選擇你坐在這個位置上,你就一定要坐穩,坐牢固,不要讓他失望。
為了完成這個幾代人都沒有完成的任務,從自己接掌江山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籌備。不但要休養生息養精蓄銳,而且要操練軍隊打製武器。非但如此,他還蓄養了一批暗影,和一群歌姬。安顧清楚的知道這些東西絕對會發揮作用,在不久的將來。
一味的讓自己強大,不是安顧的最終目標。他自然要注意對手的動作,對於南陽國的一切,他也了如指掌。說實話,他真的是非常看不起南陽國那個皇帝。在其位卻不謀其政,隻知道發脾氣。好吧,沒有本事做一個甩手掌櫃也是不錯的,可是那個人並沒有。那個人竟然還橫加幹涉,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的他,做出的事情,真的是讓人忍不住要偷笑。
不過,雖然南風國的皇帝夠昏庸,但是因為還有不少肱骨之臣存在,所以南陽國還是一如既往的運行著,讓外人看不出來。其中發揮著最大力量的自然是丞相燭宗成了,不止他一人,燭宗成的家人都是非常優秀的棟梁之才。
安顧自然有了將燭宗成挖過來的心思,不過這個人真是硬骨頭。將自己派去的人,全部交給了朝廷,完全沒有給自己留後路。雖然對於他的此舉,自己很氣憤,可是更多的是讚賞。沒有一個主子,會欣賞隨意投誠的奴才的。
既然燭宗成哪裏行不通,他自然要轉戰別處。畢竟他安顧可不是一根筋兒的人,在南風國滿朝文武中仔細搜尋,終於發現了一個奇葩的存在。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南風國的另一位宰相擅曾昏。
擅曾昏的發家史還真的是非常奇特,他原本隻是一個小小的宮中侍衛。不過由於辦理的事情讓南風國皇帝很滿意,所以真的是一路飆升,最終成為了禁衛軍統領。非但如此,憑借著貢獻了一名可以用一根琴弦彈奏名曲的女子後,擅曾昏竟然將魔抓伸到了朝廷裏。
先是七品芝麻官,爾後是六品小吏,最後是五品校尉,四品官員,最終一躍成為了當朝宰相。看到這個人的履曆,西禦國皇帝安顧立馬覺得這個人不是常人。當然這個人和燭宗成不一樣,燭宗成是一根頂梁柱的話,這個人就是一個藤蔓。雖然不像頂梁柱那樣可以撐起一片天,但是卻可以輕易的殺死一個頂梁柱。
所以他才會和擅曾昏接觸,雖然很多人都說那個人對南陽國的皇帝忠心耿耿,絕對不會背叛他們國家的帝王。可是安顧不信,就是不信,因為安顧知道,知道擅曾昏是一個聰明人。作為一個聰明人,擅曾昏絕對不會拒絕自己多一條出路的。
果不其然,自己送去的禮物,擅曾昏並沒有拒絕。雖然那個人也沒有明確的表示和自己合作,但是沒有拒絕就表示著一切還有希望。所以安顧再接再厲,終於那個老頭兒伸出手道:“我需要鏟除一個人,可是我也要借用你們的力量。我要你們騷擾邊關,然後造出一副燭宗成勝之不武的假象。”
燭宗成,他身為西禦國的皇帝自然聽過這個人,畢竟這個人在南陽國可是支柱一般的存在。不管擅曾昏為了什麼藥扳倒燭宗成,這對於他們西禦國而言絕對是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千載難逢的大好事情。所以他沒有拒絕,而且完美的完成了擅曾昏的要求,做出了一副讓燭宗成勝之不武的樣子。
想必那個時候燭宗成已經有所察覺,所以才在臨走之前,將自己的兒子留在了邊關。果然是值得讓自己看起的人,做事就是縝密。正是因為這樣,西禦國皇帝安顧就越高興,因為這樣一個厲害的人物要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