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能滿發現在自己身邊工作的高秘書,從不亂說話,從不耍態度,讓他幹啥就幹啥,思路好,文采棒,寫的東西條理清清楚楚,那一手字更是清逸雋秀有美感。
認為這個小子是一個難得的、辦事認真、頭腦靈活、領導放心的好秘書。
他打心眼裏喜歡上了自己的秘書小高。
劉書記與高秘書的工作磨合初期,就像新婚夫婦的蜜月期一樣,雙方都比較滿意。劉能滿將自己進省城招聘大學生的舉動,看成是自己的成功創舉,十分自得。
參加工作一個多月後,劉能滿真正看清了高天明的工作能力。他在拚了命寫稿。
署劉書記的名,在省委內參發表了《發展縣城經濟,要抓住軟硬兩個要素》論文。
在湖南日報上發表了《縣級領導更應注重調查研究》、《寧安縣委進省城招聘人才的啟示》、《經濟發展是兩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證》、《寧安縣城開發的路子》、《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工作農村五注意》多篇高水平的文章。
大報大刊上,劉書記不幾天就有一個大稿問世,把個寧安縣委炒得沸沸揚揚,讓劉能滿樂的嘴巴都合不攏,臉上笑開了花。
“高天明這小子,真的幫老子臉上貼金呢!”
劉能滿滿臉歡喜,他在省內的名聲響當當、鼎呱呱起來,他有了飄然之感覺。
工作吹與不吹,就是大不一樣啊。
難怪人家說,現在的工作,要三分實幹七分吹,確實如此呢。劉書記嚐到了高秘幫他吹牛的甜頭。越來越覺得,自己的這個秘書選好了,對他的信任越來越多。
縣委書記的生活之門,終於讓高天明有了窺視的機會。
高天明沒日沒夜的努力發現、思考、寫稿,埋頭苦幹,終於很快贏得了領導們的重視。縣委領導都叫他小高,對他很熱情,願意和他談思想,談工作,願意和他交朋友。
而劉書記則把他當了個寶貝。
一次,省委組織部王部長打電話給劉能滿,問他最近出了這麼多調研成果,是不是找到了一個什麼高人、奇才作助手。
劉能滿笑而不答,竟然說“我就不可以寫東西啊?”
王部長直言不諱地說:“你那個水平,我還不知道羅?有這麼高水平的寫手,能不能給我推薦推薦?”
劉能滿馬上說:“老兄,你怎麼跑到我手上來挖人呢?沒有什麼奇才,是我們縣委一起立題,共同研究,集體執筆,掛了我的名而已。”
他將高天明看成了他的另一個腦袋,並將他據為己有,當成了他的私人工具。
王部長說:“好,你們寧安縣有現在這個幹勁就好。”
通了這次電話後,劉能滿良心發現,覺得欠了高天明的一點什麼。
一次,劉書記對高天明說:“小高,你做我的秘書,真是屈才了,你比我見到過的省委趙書記的秘書還強。我這個人是看重人才的,我是個粗人,因此才要你幫忙。
今後你還要幫我在黨報、黨刊上多發點東西,在酒桌上幫我多喝幾杯酒,你跟了我,我不會虧待你的!”
有了劉書記的空頭許願,高天明心裏也受用呢:“都說士為知已者死,領導上看重我,知人任用,就是對我人生價值的最大肯定了。”
剛剛參加工作,不知世俗為何物的高天明,聽了劉書記對他的的肯定評價,心中很是暢快,他謙虛著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他還真是個傻得愛的小哥哥呀。
後來寫文章、喝酒,高天明都認真做到了,他完完全全贏得了劉能滿的信任。
就在春節來臨之際,劉書記親自開車,把高秘書連同單位分給他的那些過年物質,安全地送回到了高平壩村。
村裏人見縣委書記親自為高天明開車,親自幫他把東西提進屋裏去,村民們好羨慕,高昌林夫婦好榮幸。如果兒子馬馬虎虎,工作幹得不出色,縣委書記能為他開車、當差?誰能有這份榮幸?
這便給人們留下了高秘書,是縣委書記的鐵杆哥們的深刻印象。
高天明鶴立雞群,又深得縣委主要領導的賞識,自然引起了縣委那幫庸才的羨慕和妒忌。他們當麵喊他高秘書,背後裏卻喊他“高馬屁”、“高吹鼓”,甚至還有人叫他“劉狗腿”、“高皮調”。
縣裏神多廟小,每一個工作人員,幾乎都是一個神或一個鬼。他們與領導的關係千絲萬縷,背景錯綜複雜。
高天明很快從那些冷酷的眼神裏,看透了玄機。
為了避免是非,他隻好與他們少交往,盡量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