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洛州少年 第1章 帝子降兮(1 / 3)

一道傳三友,兩教闡截分。距離截教覆滅已經過去七百年了。餘下的教徒即便再不甘,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天下早已不再叫大商,而是大周。

這個王朝已經統治了世間七百年,春秋盛世剛過去了一百年的時間,現在的時代,是亂世戰國。

這是英雄輩出的時代。

……

……

大周王朝扶正十八年秋,洛州城下了一場雨。

這座位於天下之中的古城,地處豫州北境臨近黑水西河所圍的雍州,離韓趙魏三國所在的冀州也不過幾千裏之遙,是大周境內繁華僅次於京城的地方(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洛州城外流過的汨汨大河,名叫洛水,是整個豫州境內最長的一條河流,曾有出河圖助周文王參悟八卦的傳說,洛州城在這七百年不斷流的曆史長河下,也出現了無數精彩的人物和故事。

今夜又是一則故事。

大雨之夜,洛州城外兩百裏的伊闕關城頭,立著一位披甲將軍,身邊是一位身形稍瘦弱的中年文士,一武一文氣質鮮明,他們在雨中一同肅立著沉默,一動不動,眼睛盯著雨夜中城頭下,那條垂掛三千尺瀑布的大河。

河麵浪潮澎湃,漸升起來的水浪足有三人高,那從關內水庫排出來的瀑布,如銀河入九天之勢衝入地下的伊河中,伊河屬於洛水河的支流,沿著山勢向下彙聚,然後流入滔滔洛河之中。

大雨衝刷著世界,在這位披甲將軍的臉上劃過,將軍麵無表情,臉上雨水的冷意讓他眼神也更冷,望著城下那仿佛沒有盡頭的大河。

負責鎮守伊闕關,大周將軍榜排名第五的名將王鏽,他現在心情不是很好,就像這該死的大雨一樣,以他的身份和實力,理應參與進今夜的這場追殺才對。然而僅僅因為那人來自“誅候”,所以一句話就能勒令他留守關內。

“將軍,你說誅候真能抓到那兩個九歌的餘孽嗎?”他身邊的中年文士問道。

“誅候作為專門替王朝抹除敵對修行者的一把利刃,他們的能力你還不知道嗎?”王鏽冷漠說道,雖說聽上去是在讚賞誅候,可文士卻能明顯感受到他話語裏的不滿之情。

中年文士歎氣,對於將軍的怨氣他能理解,畢竟將軍才是伊闕關的主人,那兩個九歌餘孽又是潛伏在關內被發現的,誅候沒有理由不讓將軍參與抓捕,那人這麼做,無非是仗著誅候的超然地位,壓了身份而已。

作為大周將軍榜排名第五,王鏽的個人武力自是不必說,既然無法直接參與抓捕,那就隻能好好地去做別的工作了,比如目標逃跑路線的封鎖,圍堵兵力的安排等。他還是極有經驗的,為了防止目標趁著今夜大雨,跳入河中逃跑,他提前禁止了所有船隻的水路出行。

不過即便這些準備做得再多,王鏽也並不認為誅候能輕易地抓到那二人,原因有兩個。一是今晚被追殺的兩個九歌餘孽,是楚國以水術出名的湘君、湘夫人,這兩個名字在楚國本就是水神之名,那二人以它們為代號,在水中戰力可翻倍,當年大周水軍下長江攻打自立稱王的楚國,征途中硬是被那二人殺死了近千水師,後來還被他們遁入江中全身而退。

另一個就是現在令他惱火的原因了,作為奉天子之令殺人,而不需要任何理由對錯的凶器誅候,他們能夠強大到足以無視世俗的力量,所以對於王朝的普通士兵將領們,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裏,這就導致他們自負的選擇在伏兵還沒有就位就倉促出手,行動開始前根本沒有征得他的意見,理由是誅候行動向來隱秘,大規模布兵行動會在市井中造成百姓慌亂,為他們的暗殺造成麻煩。

王鏽能接受這個有點道理的理由,問題就是誅候並沒有暗殺成功,甚至讓目標發現逃跑了,按照他們的意思,城衛軍沒有提前疏散隔離關內人流,反而讓湘君和湘夫人依靠關內人多的掩護,成功衝出了包圍,順著這城外的瀑布直接跳入了下麵的伊河中。

王鏽當時就很生氣,要知道伊河可是彙入洛水河的,湘君和湘夫人本就適合水戰,再入了水中,哪裏追得上?如果讓自己提前埋伏兵力,不給對方逃出關的機會,現在能有這麼麻煩?

他對誅候沒有好感,卻也不否認裏麵都是以一敵千的高手,但現在他隻想說,誅候就是一群白長了一身強大修為的莽夫。

在大雨中淋了許久,中年文士的身體有些受不了寒氣,忍不住說道:“將軍,我們再在這等也沒有任何意義,不如回去吧,既然誅候都順著河流追下去了,最後能否成功,已經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了。”

作為一個大周王朝普通的官員,對於誅候他還是存在極大敬意的,畢竟修行者是超越凡人的存在,誅候為王朝剿殺敵對修行者已經有很多年了,通緝令一旦發出,極少失手過,所以今晚雖然出了點小意外,但應該還是能夠成功解決目標的。

王鏽在雨中沉默片刻,然後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說道:“好吧,反正就算讓目標逃了,也怪不到我的頭上來。”

在走之前,他還不忘再最後確認一下自己做的安排有沒有遺漏之處,問道:“確認今夜沒有行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