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鬼璽(1 / 2)

故事發生在二零零三廿一日,柳長生記得黃曆上寫著:九星八白,午命互祿,宜祭祀、出行。那天,他陪同吳老北上京城,處理一些事情。

吳老名叫吳青封,是中國學術界泰鬥,國際知名的曆史學家跟考古學家,尤其對於上古祭祀文化有著獨到的見解,研究頗深。

吳老跟柳長生的爺爺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交情極深厚,吳老沒有子嗣後代,就把柳長生當親孫子一樣看待,以前每每到了假期就會將柳長生接去北京住所去住上一段時間。

柳長生今年二十歲,身型較為瘦弱,長相酷似其母,典型的男子女相。他之前曾有兩個哥哥,但是都不幸早夭,他又是個早生子,家裏人怕養不活,所以取名長生。柳長生的家族位於南方一個不大有名氣的小城裏,圈子外的人可能不大聽說過,但是圈子內的人對於這個風水卜算世家卻是如雷貫耳。柳長生的爺爺在當地更是活神仙的存在,每年都有不少來自香港台灣等地的富豪攜金帶銀前來拜訪老爺子,不過近幾年老爺子的身體每況日下,大都由柳長生出麵代理。說來也奇怪,柳長生的父親跟兩位叔叔對這門家傳手藝是一點天賦也沒有,他的三叔更是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讓老爺子每每感歎家門不幸。

好在第三代唯一的孫子柳長生似乎將第二代失去的天賦集於一身,繼承了老爺子的衣缽,甚至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常讓柳老爺子感慨萬千,老懷大慰,在他七十大壽那天當眾將柳家這杆大旗交到了柳長生手上,並稱讚柳長生“已見門牆,有望入內,老夫此生不及”,當然,來客都將這話當做老爺子的醉話,入得門牆之內,上古之後又有幾人?

中國考古學興起較晚,眼見著那些老外倒騰老祖宗的東西發了大財,國人才醒悟過來,但為時已晚,好多珍貴的國寶級文物早已經流失海外,成了人家的展品,不可謂不是諷刺。吳老就是當時中國第一支考古隊的掌門人,可是成立之初除了他自己與三兩個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哪裏有真正精通考古研究的好手呢?要知道那時候正是盜墓份子猖獗之時,南北兩派四大分支:摸金派、發丘派、搬山派跟卸嶺派,幾乎包攬了所有的文物倒賣市場,從下墓到出手,形成了一條穩定的產業鏈。而吳老成立的這個文物保護與考研小組無異於是要搶他們的飯碗,斷人財路形同殺人父母,這江湖上可多得是亡命之徒,讓一幫書生去對付一群土匪,不是講笑話嗎?吳老可算是一夜愁白了頭,可是組織下了死命令,又不能撂挑子不幹,吳老走投無路之下隻好求助於老友柳家掌門人柳雲鶴。

柳雲鶴也就是柳長生的爺爺,當時的柳氏家族掌門人。柳氏家族雖然在六七十年代那場大浩劫中被打倒過,但是柳老爺子人中豪傑,愣是在後麵幾十年憑一己之力撐起了這個家族,在江湖中頗有威懾力。 吳老向柳老爺子說明了情況,柳老爺子心下一想,這是廟堂要動江湖的刀子了,吳老的考古隊不過是投石問路罷了。兩人是親如兄弟的關係,這個忙是一定要幫的。當下柳老爺子就思索出了一個策略,四大派勢大,但是自古以來江湖處廟堂之下,政府要是真心打算出手,管你什麼派也得被連根拔起,吳老既然被政府當做了過河卒,先與四大派對上了,不如與他們講明利害關係,拉一批壓一批再消滅一批,如此一來,既可以充足考古隊人手,又能保存一點江湖火種,柳老爺子的辦法可謂是兵不血刃。

就這樣,吳老的考古隊算是成立了起來。後幾年國家果然對於盜墓行為進行了數次嚴打,當初冥頑不靈的不是吃了槍子就是這輩子休想從牢裏出來,而選擇明哲保身的則搖身一變成了公門中人,到現在有的也成了領導了。

這些往事自是不再多提。

吳老這次南下卻是又遇到了一個難題。事情發生在在三個月前,收到群眾舉報,說是發現盜墓團體活動,陝西當地公安立即開展追捕,但是現場的情景卻是有些詭異,這批盜墓賊不知遭遇了什麼,竟然全都慘死,而且根據法醫判定這些死者竟然都是自殺而死!可是,誰能相信一個人能笑著把自己的心挖出來呢?所有看到這一幕的人都陷入了某種恐懼中。另外,據說有一名盜墓賊幸存了下來,可是已經瘋了,隻是他的嘴裏不住地喊著一個詞:鬼璽!

“……當時上麵派我們去進行對被盜墓的搶救性挖掘,我當時也沒有多想,就帶領人馬過去了。那個古墓位於陰山深處,我們花了不少功夫才趕到。地表已經被清理過,至少我們沒有看到目擊者所說的那些盜墓賊的慘狀,但是還是可以看到不少血跡。聽他們說,那些盜墓賊都是自己將自己的心肝挖了出來,麵朝盜洞,跪地而死的。我手下有個叫小李的同誌,鼻子很靈光,他當時就告訴我這事透著邪性,這個地方陰煞之氣積聚不散,地下似乎有了不得的東西,勸我先不要下墓,而是等大部隊來了再作考慮。可是,我一想到這墓已經被盜,裏麵指不定被糟蹋成了什麼樣子,是一刻也不想等了,堅持要下墓……唉!”說到這裏吳老重重歎了口氣,“是我的錯啊!當時要不是我這個老頑固,小李他們也就不會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