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氣節(1 / 3)

第一章, 氣節

大禹曆116年,冬月十一。

蒼州,位於大禹王朝的北部,蒼州境內有城鎮數萬,像河陽這樣的邊陲小鎮,就有上萬個。

河陽鎮內,一處僻靜的巷子中,有一座看起來規模不小,卻因為十分空曠,老舊,所以顯得有些滄桑的宅院。

這座院子先前的主人在鎮子裏還算是有些名望的,所以院子的門檻建的不算低,且兩扇朱漆大門看起來似乎用料是極好的,經過這麼些年的風吹雨打,門上朱漆盡管顯得老氣些,卻未曾殘破露出大門原始木料,隻是門上的扣環,不知何時被人給順走了,院子主人也並沒有再裝一副新的。

所以這樣的一處老宅院,看起來雖然幹淨,卻始終讓人覺得迂腐,頑固。

正如一抬頭就能看見大門正上方的那塊保存極好的紫金鬆的牌匾,上麵隱約可見寫著兩個字 沈府。

太陽剛剛升起,僻靜巷子裏的院門吱呀一聲打開,從院門中走出一個身著青衣長衫的書生模樣的年輕人,年輕人看起來精神抖擻,隻是身子骨略顯單薄了一些。

年輕書生名叫沈烈,名字聽起來和他的氣質並不相稱。

不過他是這座院子唯一的主人。

早些年,沈家祖上是河陽鎮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靠著做絲綢布匹生意發了家,後來到了沈烈父親一輩,已經漸呈衰敗之勢,生意突然間不那麼好做了!而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沈烈兩歲那年,大禹王朝的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那年,統領八十萬鐵騎的鎮北大將軍—傅朝(zhao)年,被人揭發有造反之心,於是被朝中連夜萬裏急召入皇城,傅朝年這一去便失去了消息。鎮北大將軍的位置由當朝太傅趙鹿的義子趙廣接任。

鎮北八十萬鐵騎中有一支特殊的軍隊—蒼龍銀甲軍。

這支軍隊是由三個一萬人的小部隊組成, 雖然蒼龍銀甲軍的總兵力隻有三萬人,卻令敵人聞風喪膽。

蒼龍銀甲一出,絕不敗陣而還!

而從傅朝年出事之後,蒼龍銀甲軍的三位統領也都在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大禹王朝北邊還有另一個兵力強盛的敵對國家—大燕王朝。

就在傅朝年與蒼龍銀甲軍的三位統領消失後的不久,大燕王朝便舉兵來襲,大燕百萬雄師,一路勢如破竹,趙廣接任的鎮北軍節節敗退,一直退到北蒼最後一道天險—雁蕩山。屆時眼看北蒼就要失守。

那年,漠北王府的大將軍—葉鏡玄一人一刀出蒼州,入大燕,次日而還。之後,大燕的百萬大軍便駐紮在雁蕩山下,再沒有前進半步。

而大禹王朝的太平盛世,也在傅朝年和蒼龍銀甲軍的三位統領消失之後,逐步走向了末端。

也就是從那時,大禹王朝的各州百姓,日子過的一天不如一天,沈家便是最好的例子,邊疆戰事不斷,大燕虎視眈眈,生意難做,生計難討,而身在普通百姓家中的沈烈不知為何卻進了私塾,讀起了聖賢書。

不曾想,沒過幾年,朝中局勢越來越亂,文臣退避,武將當道,科舉製度取消,朝中用人,唯武力當先,讀書在百姓眼中,就變成了不入流之列。而沈烈依舊還在讀書,去不得私塾,便買書回來自學。不知為何,沈父卻沒多說什麼。

隻是沒過兩年,有一天,河陽鎮裏來了一撥從雁蕩山流竄下來的山匪,進了鎮子裏燒殺搶掠,大宅大院的沈府,自然難逃山匪“法眼”,不幸的是,沈烈的父母在那場災難中死亡,而沈烈因為被沈父藏在地窖裏,得以僥幸逃脫,時至今日,那個災難的夜晚,他仍是不願回想,從那之後,原本家境殷實的沈府,家道中落,變成了如今的一貧如洗。而年幼的沈烈,也開始過上了吃百家飯的生活,年齡再大一些,就靠著給人代寫書信,寫春聯,解廟裏求來的簽掙些饅頭錢,偶爾也會幫人擬休書。反正日子過的極其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