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揍他狗兒(1 / 2)

永樂十二年,黃河在開封決堤。洪水奔騰直下,氣勢洶洶的淹沒了十餘城鎮。

七日後洪水退去,留給幸存災民的卻是滿目瘡痍、屍橫遍野的人間地獄。死了的無法安息,活著的也無以續命……

所有物資嚴重匱乏,每天都有數千災民餓死、病死。朝廷的賑濟遲遲不來,恃強淩弱、暴力強搶的事情比比皆是,老弱病殘越發沒有活路。

更糟的,是災民不再信任官府,糾集著去別處搶糧搶衣、劫舍劫財,暴亂一觸即發;再有天氣一日日炎熱,屍體一日日增多,若再惹來瘟疫……

開封知府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堂堂七尺大漢,竟跪在菩薩麵前磕頭痛哭:“上天保佑,求朝廷的賑災大軍立時就來。”

*****

揚州同知府裏,王妍熟練的幫姨娘挽好發髻,伸手挑簪子的時候,卻是一愣:“你的金銀首飾呢,怎麼滿匣子全是銅釵?”

周姨娘隨手拿了根銅簪讓王妍替她簪上,眼含悲憫道:“為了籌措賑災款,老爺連大姐兒的嫁妝都動用了。我雖隻是個姨娘,卻也想盡一份心力。”

“嫁妝全部挪用了?”王妍乍然聽聞手就一僵,隨後便白了臉色:“後兒個就是大姐姐的好日子,沒有陪嫁,她去了夫家如何立足?”

“誰說不是呢?”周姨娘也跟著歎息:“男方家門楣高、規矩大。大姐兒少了陪嫁做脊梁,還不定要被夫家怎樣看輕。”

見王妍臉色越發不好,周姨娘後悔自己說錯了話,趕忙拉著養女的手勸:“災禍當頭,要緊的是救命。你大姐向來心善,不會在這上頭覺得委屈。再說了,日子都是人過出來的,嫁妝也不過是錦上添花。”

“話是這樣說,可是……”

“想想你家遭難時的情景,也該知道災區百姓是什麼境遇。”周姨娘捏著王妍的手緊了緊,眼睛裏滿是疼惜:“你有多感激大夫人,被救助的人就會多感激大姐兒。她行善積德,老天爺不會虧待了她。”

王妍家破人亡,全因水禍!

爺爺跑海貨時遭遇風浪,沒等來朝廷救援便去了。全部家當跟著他葬在海裏,家裏窮得揭不開鍋。娘親身懷六甲,為了生計熬心操勞,最後虧了身子生她時血崩喪命。

親爹怨她害死了娘,從不肯看她一眼。奶奶被生活折騰得喘不過氣,時常摟著她喊著逝者的名字哭天搶地。

王妍還不知事,便切身體會了災禍的可怕。

到她五歲那年,親爹受不住窮,再次碰水攬下清理河淤的生計。哪想浪頭一打又翻了船,跟著幹活的十數人,無一生還。

受難者家屬成日來家裏索賠、鬧事。奶奶熬不住,牽著她到同知府門口,二話沒說就一頭碰死在了柱子上。

那一刻,王妍的世界天塌地陷。

同知大人分管河工,緊著周全後事。大夫人看王妍可憐,養在膝下細心嗬護。大姐兒更將她捧在手心裏疼,得大姐兒日日開導關愛,一度失聲的王妍才再次開口說話。

後頭周姨娘喪女,悲痛難活,王妍才給周姨娘當了養女。

她幸運,挺過苦難便迎來曙光。但那份對災難的畏懼,對水禍的惶恐早融入了血,刻進了骨。

開封受災,王妍日日祈福,捐物捐款竭盡全力。

可如今動的是大姐的嫁妝,不帶陪嫁過門,大姐在夫家要一輩子抬不起頭!

想著災區王妍心頭絞痛,可她也舍不得姐姐委屈:“哪怕將婚期延一延呢?等挺過這一陣,總能給大姐補一份體麵的嫁妝。”

“大夫人也是這個意思。可男方家老祖宗身體不大好,再往後推隻怕要喝不到孫媳婦敬的茶。”周姨娘滿臉無奈,輕歎:“因著給老太爺守孝,大姐兒今年都十九了,若是再守三年……”

怕王妍難受,周姨娘將她攬在膝頭,輕拍著她的背道:“人這一輩子,哪能事事順遂?大夫人是親娘,總比你更心疼大姐兒。要你都吊著個臉,大夫人還如何自處?救災原是好事,是大姐兒和大夫人的慈悲、恩澤。可不能鬧得怨聲載道,跟你爹爹強逼了她們一樣。”

“知道了。”

“去陪陪大姐兒吧,同輩的姐妹裏你倆最是親厚。她這一走,再見就難了。”周姨娘笑著拍了拍女兒的臉,推她起來:“張羅婚禮的事情用不著你插手,去了隻管哄著大姐兒開心。你成日在外頭調皮搗蛋,市井上的笑話該攢了不少。”

王妍最怕聽女夫子講女四書,看見琴棋書畫也頭疼得很。尋常得了機會,就溜出府在街上廝混。為這事,她沒少挨罵挨打。

現在被姨娘調侃,王妍怕又遭數落,趕緊往外頭退:“那我先過去了。”

王妍出入大姐兒的院子就跟自己屋子一樣,丫鬟見她過來也不殷勤引路,隻笑道:“大夫人和小姐在屋裏說話,三小姐自行過去,奴婢去給主子們泡茶。”

王妍讓她下去歇著:“我來吧,娘親和大姐都喜歡喝我泡的蜜棗茶。”

等泡好茶送過去,走在門口就聽見大夫人的聲音:“賑災船在泗水翻了三艘,風浪太大其餘船隻都困在了淺灘。朝廷著急,一連往揚州下了三道聖旨,要咱們這邊趕著再備些緊要物資送去災區。你爹是沒辦法,若是不然,他如何也不會動你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