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清晨,宋楊是被他的小廝和貼身丫鬟一起吵醒的。
宋楊有一個小廝,他在宋楊進學後也做做書童的勾當;還有一個貼身丫鬟,她是家裏的家生子,和他一般大,也是一起長起來的,不過父母早逝,她便被派來與宋楊作伴。
這兩個家夥和宋楊從小玩到大,感情那是極為不錯的。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天他們吵醒宋楊了。
至於宋楊,乃是東京人氏,空長白活正好十八年。文不成武不就,老大年紀,功名也未考取,武藝也未學成。至少文比不上宋家賬房先生,武比不上八十萬禁軍教頭,宋楊的父親就是這麼說的。
教宋楊讀書的先生先前被他打跑了;教宋楊武藝的師傅去年便都鬥不過宋楊了,在給宋楊講了一大堆江湖軼事之後灰溜溜的卷鋪蓋回家了。
所以宋楊現在隻是閑人一個,每日隻在家中習練些武藝、讀些閑書,無事之時便四處閑逛。他母親父親見管也管不得,久而久之便樂得清閑,由他去了。
且說宋楊從床上醒來,口中大喝一聲“來人”,接著就見到他的小廝和丫鬟訕訕的走進來,低眉順眼的叫了聲少爺。宋楊見這兩人唯唯諾諾的樣子,怒從心起,便對這兩個不識趣的家夥道:“你們兩個說說吧,為何大清早的擾了本少爺的清夢!”
那小廝兼書童怕說晚了擔的責任要大,便搶先回答:“回少爺話,小的一早便在前麵等候少爺,哪知道這綠竹匆匆忙忙的走出來,徑直踩了小人的腳,小的便叫她道歉,誰知她不但不肯道歉,反而還與小的爭吵,小的被迫還嘴,不想竟吵醒了少爺,小的認罰就是,請少爺責罰!”
這小廝兼書童,說起話來還文縐縐的!宋楊本來還想嘉許一下,但一看到他那滿臉的得意神色心裏便更不高興。
宋楊撇撇嘴巴,不去理他,眼光掃向他那貼身丫鬟綠竹。這丫頭先前被搶了話頭,一副不服氣的樣子。
她聽自家少爺不說話,正感到奇怪,猛地抬頭看了看,卻正與自家少爺的目光撞在一起。猝不及防之下羞紅了臉龐,低下頭小聲說道:“回少爺話,奴婢一早起來發現老夫人那日賞給奴婢的手鐲不見了。急急去尋,不想一不小心踩了宋三多一腳,也沒空理他,便繼續找那鐲子,誰知他卻不依不饒的糾纏於奴婢,奴婢心裏著急,便與他爭辯,一時說話聲響了些,然後就將少爺吵醒了……”
宋楊聽了兩人的話,便將自己從睡後的迷蒙中拉出來。用最快的心思做出了最明智的決定——“本少爺要懲罰他們,一定要懲罰!”
宋楊正色嚴聲,向他倆道:“好啊,兩個惡奴!做了錯事還做出一副無辜模樣,心裏定是不知悔改!嗯,還是需要教育啊,這樣吧,三多你今日不得跟隨本少爺,在家中清掃房舍,不得出門;綠竹你這死丫頭竟將老夫人賜下的手鐲弄丟,便陪本少爺出去再買一隻!嗯,便是這樣,綠竹啊,伺候你家少爺洗漱!”
宋楊如此做法自是有著自己的目的的,那小廝兼書童平日裏受了宋文宣,也就是他老爹的吩咐,整日的盯著宋楊的言行。宋楊但有玩性稍發時,做些趣事,這廝便去告了宋文宣,宋楊少不得就要受罰。
這下終於找到罪名,將這廝罰於家中掃地,宋楊自然是名正言順的帶著綠竹小丫鬟出去逛啦!
這時那綠竹丫頭已經端來了水盆,叫了聲少爺請洗漱,宋楊心情愉悅之下也不顧旁邊苦臉的三多,大笑三聲洗漱完畢。果然是人有喜事,萬事大吉!又訓斥了“叛徒”三多幾句,便打發他去掃地。告訴綠竹傳飯後,宋楊便一個人躺在竹椅上想來個回籠覺。迷迷糊糊的竟就這般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