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雍正史記載,崇義三十八年八月一日,崇義皇帝退位,八月八日,十一皇子風琉月登基為帝,取國號明德,史稱明德帝。
這一天,大雍正史記載為,明德一年八月八日。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
秦子析沒有想到,殿下登基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重振朝堂,而是廣納後宮。
深冬嚴寒,皇宮裏外蓋上了一層厚厚的雪,白雪壓鬆枝,禦花園光禿禿的立在那裏,頗為顯眼。
流月不愛賞花,故而對此視而不見,也沒有人敢上折子請示。明德帝上位後多項改革,將國家治理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漸漸忘卻龍椅上的皇帝以往有多臭名昭著,而能記起的,卻是皇上如何的英明神武,足智多謀。
後宮朝堂,一切皆在流月計劃中穩穩有序。
然而這位堪比一代明君的帝王,卻有一項十分令人詬病的毛病,明德帝甚少寵幸後宮。
都說後宮佳麗三千,個個貌若天仙,明德帝非但不去寵幸這些妃子,反而連踏都不願意踏進後宮。
朝臣一開始還大著膽子上奏折,被流月在朝堂上狠狠罵了一通後,再也不敢了。
腳下踩著厚厚的白雪,惠妃由宮女攙扶著,一步一晃的向著自己宮殿走去。
她裹了一件暖和的狐裘大衣,漂亮的小臉縮在狐裘裏,呼著熱氣,有些冷得發抖。宮女扶著她,露出的一小截手臂凍的幾欲成冰,恭恭敬敬的低著頭,不敢大聲喘息。
“哼,不就是比我早進宮門一年,擺的什麼架子?有這能耐,還不如去伺候皇上!”惠妃不屑道。
宮女不敢接話,這宮裏裏裏外外都是皇上的眼線,說錯一句,指不定明兒個怎麼死的都不清楚。
“榛榛,你說本宮說的對不對?”
宮女榛榛輕聲回答,聲音幾乎要消失在蕭瑟的冷風裏,“回娘娘,德妃乃四妃之首,您讓著她些,日子久了德妃娘娘便不會隻針對娘娘了。”
“什麼德妃?”惠妃嘟囔出聲,“四妃之首還不是連皇上的麵都見不著,就她那善妒的模樣,皇上早晚廢了她。”
“噓!”
榛榛緊張的看了看四周,“娘娘這話可不能亂說,就算德妃娘娘再怎麼不受寵,好歹也是太上皇親自賜的婚,若是讓人聽了去,隻怕教人咬爛舌根。”
惠妃也後怕的直拍胸,“這會子,應該沒有人吧?這天寒地凍的,誰願意出來。”
榛榛攙扶著她不說話,隻是抿了抿嘴角。
突然,一顆雪球圓滾滾的從不遠處滾來,在雪地裏讓開一條道路,直直停在宮女榛榛與惠妃腳下。
惠妃雖有些小毛病,然為人尚算良善,見腳底下滾了一顆雪球,便四處看了看,“何人在那裏?”
她的聲音混在風聲裏,聽不清楚。
榛榛仔細看去,隻見前方被雪掩埋的長亭處立了十幾個麵無表情的侍衛,亭中有一粉雕玉琢的孩童坐在地上,正朝她們揮舞著肥胖的小手,長長的睫毛忽閃忽閃,笑得十分可愛。
惠妃與榛榛手皆是一抖,榛榛不可思議道,“娘娘,是太子殿下。”
惠妃欣喜若狂,“是,真是太子殿下!”
皇上不踏入後宮,那她就不能找個機會去見皇上麼?惠妃思及此,看著亭中小小的孩子目光更是火熱。
當初邊疆蠻夷來犯,殿下請旨出征,去了八個月,回來後懷中抱了一團繈褓,繈褓裏尚未滿月的嬰兒啼哭不止,心疼的皇上恨不得以身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