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最後一章,我斷更了(1 / 1)

話鋒另轉,那墨長袍如何能突然現身層層防衛的藥龍洞?又如何能輕描淡寫的斬斷夜遊雙神脖頸,擊碎汪旭的腦袋?

且說墨長袍在土布嶺上聽了墨長弓吩咐,知道今晚在清泉山上必然會有一番血戰,便早來埋伏。

那清泉山山勢低緩,樹木雖然參差,卻並不濃密,更沒有什麼能容人躲避的地方,在藥龍洞口擺上一張桌子,站上去眺望,幾乎就能望見山腳。

無險可守,也就無處可攻。若是千軍萬馬,前來攻山,怕根本不用張弓搭箭,踏也踏平了。但若是三五成群,幾十人十幾人前來尋釁滋事,那就好比是活靶子,隔著三百步就會被山上的弩箭射死。

即便是到了夜間,山前山後,又都埋伏了數十種毒辣的暗器,且有響鈴與洞中相通。外人一旦不小心踏中,非死即殘,即使僥幸得脫,引動機括,驚動了巡山的人,那也是一個死。若真有大路好手前來攻山,山上立時便有三十隻訓練有素的鴿子外飛,隻需守上一個時辰,附近的分舵便會派人來救,前後夾攻,將來敵盡殲。洞中有水,山上有食,即便是一時半會難以全殲,山上也足可以應付兩個月,不怕被人四麵合圍,絕水斷糧。

“清泉山,清泉山,十萬天兵來把關!”當年,耆老盟的老軍師“袖裏南陽”諸葛秀在清泉山上多次駐足,不由如此喟歎。

然而,時過境遷,耆老盟,這個昔日由落魄老俠、孤苦刀客組成的,本意老驥伏櫪,奮起抵禦外侮的盟會,在老盟主邢捧月駕鶴西遊之後,已經慢慢蛻變。先是盟中爭權,再就是爭利——哪怕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也無法淡薄權利之心啊!

耆老盟盟內紛爭,盟外自然也是無心報國,反倒是憑借眾人當年在江湖上創下的名號,大行苟且之事。尤其是十幾年前,橫江一條龍的加入,更是將這本已經混亂的耆老盟搞得烏煙瘴氣。袖裏南陽諸葛秀、單臂樵夫鐵闖山這批當年在江湖上提起名來都顯赫一方的豪傑,都陸續忍淚退盟。時至今日,耆老盟已經是江湖上人人唾棄。

閑話休說,墨長袍獨自上山,自然是憑借了墨家的巧妙身法——迎風二十裏外,將風雲流霜氈結作一個四翼蝙蝠之形,趁著夜色降下,迎著那小清河上的濕風,悄沒聲兒的拔起二十丈高,混著自清泉山外飛中的蝙蝠群,仿佛一片烏雲一般,神不知鬼不覺的飛入藥龍洞口。

正是晚飯時分,清泉山上,一派忙碌,誰也不會想到,就在眾人頭頂不遠之處,竟然有人正在無聲的飛翔!

隻是一瞬間,墨長袍已經順著洞口竄了進去,那洞中無風,身子頓時便要墜下,隻見他嘴一撮,口中射出一枚銀灰色的小蓮花,叮的一聲,仿佛牛忙一般,牢牢嵌入光滑難以攀手的洞頂石壁之上。

那蓮花的另一端,拴著根極短的粗線,恰好夠人用牙齒咬住,又不至於太過於費力,墨長袍身子一扭,四翼蝙蝠頓時展開,四個角上也都釘著一個迎麵向上的銀白蓮花,同時一聲脆響,牢牢扣住石壁,將墨長袍整個身子,結結實實的貼在石壁之上。

這門本事,是墨長袍的不傳之秘,連墨長弓都不知道,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喚做“隨風潛入夜”,自然是潤物細無聲了!

四翼蝙蝠,迎風而遁,乃是墨家的“五蝠淩霄”,看似簡易,卻是極為複雜,需要快速打上三十六個結,十二死,十二活,一般人三年五載也不一定能學得會,卻又十分堅固,迎風而起,左腳左擺,則往左行,右腳右擺,則往右飛,兩手則上下操控起落,這是墨家的三當家無禰所創。無禰偏愛墨長袍甚多,知道這個師侄生性不羈,便將這門瀟灑的功夫偷著傳給了他。

那枚銀色的蓮花,則是墨家二當家無羞所造,叫做“法托蓮華”。無羞重器,擅長精打細磨,這枚小小蓮花,乃是以玄鐵精混合珊瑚髓所做,在頂端分有六瓣,每瓣各有鋸齒,鋸齒走向又各不相同,牆壁隻要不是光滑如水銀,便可以輕易憑借鋸齒鉤住,每瓣蓮葉可承擔十五斤力,一枚小蓮花便可以吊起一個九十斤的人!

墨家之巧,天妒地羨!

若不是墨長袍憑借墨家這兩樣巧器,也便不會在危急之時。突然出手救下眾人。

墨長袍這一出手,即便是耆老盟手下再訓練有素,也忍不住做壁上觀了,先是守在門口的眾人中,有人驚叫一聲,揚起手中兵器,便向洞中趕來,那守在兩個側洞的是個漢子也不由得攢動起來,麵上緊張,隻是不敢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