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三章 萬事開頭難(2 / 3)

“瘋了吧你,哪有你這麼亂來的,真要照你的去做,少不得要被言官弄個酷吏的帽子,這輩子別想翻身了。”震驚於李昊的膽大包,李承乾幾乎嚇得跳起來:“就算是本宮,少不得也要被彈劾!”

李昊撇撇嘴:“我都不怕,你怕什麼,反正有你家老頭子罩著你,就算被彈劾最多也就是禁足幾個月的事兒,又不會打斷你的腿。再,大丈夫生於人世間,若不能九鼎食,那也要九鼎烹,不能流芳千古,那也要遺臭萬年。”

李承乾盯著李昊已經不知道應該什麼了。

不能流芳千古,那就遺臭萬年,你特麼還真是另辟蹊徑,想出名想瘋了吧你!

關鍵是,為什麼老子一點都驚訝,反而有點期待,難道老子也是個瘋子?

真特麼日了狗了。

“好吧,既然你這麼有決心,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處理好了,吏部眼下歸杜仆射管轄,你可以去找他,隻要他點頭,本宮便不反對。”

“沒問題,明我就去找杜伯伯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在今年把這事兒給落實下去。”李昊點點頭,杜如晦是李二的鐵杆,事情又是李二安排下來的,那老頭兒沒道理不答應。

聊完了這些,李昊倒還真沒什麼事兒了,翹著二郎腿有一搭無一搭的與李承乾聊著,設想著將來義學興辦之後可能遇到的問題。

大唐不比後世,曆經巨大變革的華夏已經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普及識字率又得到了普羅大眾的認可,推廣起來很是容易。

可是在大唐呢,先不世家、士族的層層阻礙,單老師的選擇就是一個大問題。

更不要,按照李昊的要求,義學的老師還要文理兼修,那種隻會千字文、論語、大學之類的腐儒是不行的。

義學的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數理化三樣雖不能精通,但必須有一定的了解。

這樣一來,可供選擇的老師便少的可憐,甚至可以,絕無僅有才是。

所以,就算沒有那些士族的阻攔,興辦義學也同樣是一件讓人頭痛欲裂的苦差。

“難啊,太難了!”想到坐擁數千萬人口的大唐竟然找不出一個合用的老師,李昊就鬱悶的想要投河。

邊上李承乾同樣提滿臉的苦仇深,沒辦法,誰讓他與李昊現在是一體的呢。

如果李昊沒有辦法解決問題,那麼他同樣在老頭子那邊討不到好處。

“唉,我就你當初多嘴多舌吧,現在看看,報應來了,連老師都沒有,這辦的是哪門子的學,總不能一個學生發本書,讓他們自己看吧。”

嗯?!李昊抬起頭,悚然一驚:“我靠,你不我都忘了,教材還沒有呢。”

“嗬嗬……”李承乾已經不知道該什麼才好了,隻能報以‘嗬嗬’。

眼下隻是在做前期的調研便已經遇到了許多無法解決的困難,將來實際運作的時候還會出現什麼紕漏還不知道,這麼一看,好像世家、士族未來所能設置的重重障礙好像是最容易解決的才對。

夜色降臨,李昊麻木的離開東宮,揉著發漲的腦袋回了東市的老窩。

不想回家,太亂。

他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安靜的環境,認真考慮一下興辦義學所麵臨的困難。

首先一點是教材,哪怕記憶力不錯,李昊也隻能大概回憶起學到中學的數學、物理,化學這東西書發下來就被他當草紙了,能記住的並不多。

其次是老師,大唐的讀書人表麵上看似乎不少,但分到各個州縣,絕對稱不上多。

更不要這些讀書人大部分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做官,教學生?開什麼玩笑,有那時間自己還要多讀一點書,爭取下次孝個好名次呢。